所在地區 | 廣東 | 招標類型 | 公告 |
請點擊下載 | 無 | 發布時間 | 2017-07-21 |
( 深圳300噸級漁政船建造項目 )需求公示序號 采購計劃編號 貨物名稱 數量 單位 備注 財政預算限額(元)
項目名稱 | 深圳300噸級漁政船建造項目 | 是否預選項目 | 否 | |||
采購人名稱 | 深圳市海監漁政處 | 采購方式 | 公開招標 | |||
財政預算限額(元) | 21662600.0 | |||||
項目背景 |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年現代種業提升工程等建設項目申報儲備工作的通知》(農辦計〔2016〕2號)文件有關精神和深圳市海洋漁業執法的實際需要,我處(支隊)通過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向農業部申請建造1艘300噸級漁政執法船,主要用于近海海域和省際敏感海域的漁政巡航執法任務,2016年6月取得農業部批復,2017年1月取得市發改委批復。 | |||||
投標人資質要求 |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提供合法有效的營業執照原件掃描件,原件備查); 2)本項目不接受聯合體投標,不允許分包,不接受投標人選用進口產品參與投標; 3)參與政府采購項目投標的供應商近三年內無行賄犯罪記錄(由采購中心定期向市人民檢察院申請對政府采購供應商庫中注冊有效的供應商進行集中查詢,投標文件中無需提供證明材料); | |||||
貨物清單 | ||||||
1 | PLAN-2017-129019-000074 | 300噸級漁政船 | 1.0 | 艘 | 2.16626E7 | |
具體技術要求
(一)深圳300噸漁政船建造招標圖樣、技術文件目錄
序號圖號名稱頁數附 注1WMY824-010-01TM建造招標圖樣、技術文件目錄2
2WMY824-010-02SM船體說明書10
3WMY824-010-03總布置圖1
4WMY824-010-04主船體基本結構圖2
5WMY824-010-05甲板室基本結構圖1
6WMY824-010-06典型橫剖面圖1
7WMY824-010-07MX船體主要材料明細表5
8WMY824-010-08MX船體主要設備明細表9
9WMY824-010-09機艙布置圖1
10WMY824-010-10SM輪機說明書13
11WMY824-010-11MX輪機主要設備明細表11
12WMY824-010-12MX大型鑄鍛件明細表3
13WMY824-010-13SM電氣說明書11
14WMY824-010-14MX電氣主要設備明細表8
15WMY824-010-15MX舾裝備品、供應品明細表9
16WMY824-010-16MX輪機備品、供應品明細表8
17WMY824-010-17MX電氣備品、供應品明細表16
(二)招標技術要求
序號 | 貨物名稱 | 招標技術要求 |
1 | 船體說明書 | 1 概述 1.1 使命任務 主要用于深圳轄區及珠江口海域海洋漁業行政執法工作,有效履行深圳市海洋漁業行政管理;滿足執行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巡航管理任務的需要;兼顧海上監督檢查、海難救助和登臨違規船舶等任務。1.2 船型 采用深V型船型,單體通長甲板,傾斜式首柱、方尾。 主船體為鋼質,甲板室為鋁質,均采用焊接結構; 采用雙機、雙槳、雙舵、直線推進方式。 1.3 航區 近海(Ⅱ類)航區。 1.4 法規、規范及標準 法規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漁業船舶法定檢驗規則》(2000)及2008年修改通報; 規范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鋼質海洋漁船建造規范》(2015),船體結構設計采用中國船級社《鋼質海船入級規范》(2015)及其2016年修改通報; 標準采用有關的國標和船用標準等。2 總體性能 2.1 主尺度 總 長 49.9 m 型 寬 7.60 m型 深 4.20 m 設計吃水 2.40 m 設計排水量 352.0 t 2.2 設計航速 在滿載出港排水量、0~2級海況,兩臺主機以額定轉速運行時,設計航速18kn。2.3 續航力 在滿載出港排水量狀態,巡航速度約15kn時,續航力不小于2000nmile。2.4 自持力 自持力15晝夜。2.5 燃油、淡水裝載量 滿載出港燃油裝載量:44.5t; 滿載出港淡水裝載量:22.4t;2.6 穩性 完整穩性滿足《漁業船舶法定檢驗規則》(2000)及其修改通報中對Ⅰ類(遠海)航區漁業輔助船舶的穩性要求。 2.7 抗沉性 滿足一艙破損不沉的要求。 2.8 耐波性和抗風力 在各種裝載狀態下,5級海況下安全航行,抗風力為9級。2.9 噸位和干舷 總噸位 361 干舷 1.80m 2.10環保﹑節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漁業船舶法定檢驗規則》(2000)及2008年修改通報的要求進行環保和節能設計。 2.11防火區域劃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漁業船舶法定檢驗規則》(2000)及2008年修改通報的要求進行防火區域劃分。 2.12定員 定員18人,設床鋪18張,住室13間。其中單人住室8間,二人住室5間。3 總體布置 3.1 主船體艙室 主船體設6道水密艙壁,分隔成7個水密艙段,由尾至首分別為:尾艙、后儲藏艙、機艙和監控室、水密住艙、儲物艙、前儲藏艙、首艙。 船尾~#5為尾艙,艙內設液壓舵機和應急手動操舵裝置等設備,#5艙壁設直梯通往主甲板面。 #5~#12為后儲藏艙,艙內設有冰柜及儲藏備品供應品等,#5艙壁設斜梯通往主甲板面;該艙段兩舷設7、8號燃油艙,艙底設5號淡水艙。 #12~#38為機艙和監控室,#12~#32為機艙,艙內主要設主機組、柴油發電機組各2臺以及其它機電設備。其中#12艙壁分別設應急直梯、斜梯通往主甲板面;#32~#38為監控室,室內主要設主配電板、監控臺等,兩舷分別設1、2號高位燃油艙。#32艙壁設門通往機艙,監控室設斜梯通往第一層甲板室,艙底設5、6號燃油艙和減搖鰭艙。 #38~#71為水密住艙,艙內設有單人住室5間、二人住室5間等;#56~#59設斜梯通往第一層甲板室;艙底設1~4號淡水艙,1~4號燃油艙。 #71~#79為儲物艙,#71艙壁設水密門通往水密住艙。#79艙壁設直梯通往主甲板面。 #79~#85為前儲藏艙,艙內主要存放帆纜器材等;#80~#82設斜梯通往主甲板面。 #85~船首為首艙,艙內主要設錨鏈箱等;#85艙壁設直梯通往主甲板面。3.2 甲板室 主甲板面設二層甲板室。第一層甲板室由尾至首主要設有:排氣道、CO2滅火站、蓄電池間、儲物間、衛生間、浴室、廚房、餐廳、辦案室、輪機長室、配電柜、會議室(兼活動室)等。 第二層甲板室由尾至首主要設有:船長室、教導員室、衛生間、駕駛室(內設駕控臺、海圖桌、無線電工作桌等)等。3.3 主甲板面 主甲板面舷邊設高度為1000mm分段式欄桿,欄桿底部設防碰撞底座; 主甲板面尾部主要設:帶纜裝置、電動絞盤、進氣道、艙口蓋、卷車等; 主甲板面中部甲板室兩舷設寬1000mm外走道; 主甲板面首部主要設有:高壓水炮、立式錨絞盤、艙口蓋、帶纜裝置、拖樁、卷車等。3.4 駕駛甲板面 駕駛甲板由尾至首主要設有氣脹式救生筏、第二層甲板室等。3.5 羅經甲板面 羅經甲板主要設有桁架桅桿、左右舷燈、標準磁羅經、高音喇叭、探照燈、各種天線等。 桅桿上設有導航雷達、航行信號燈等。4 船體結構 4.1 結構型式 本船主船體的結構按照中國船級社《鋼質海船入級規范》(2015)及其最新修改通報的有關規定進行設計;甲板室的結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鋼質海洋漁船建造規范》(2015)的有關規定進行設計。 本船主船體為單底、單甲板橫骨架式鋼質焊接結構,甲板室為混合骨架式(甲板結構為縱骨架式、圍壁結構為橫骨架式)鋁合金焊接結構,主船體與甲板室之間采用 鋁-鋁-鋼 復合材料連接。4.2 肋骨間距 全船肋骨間距均為500mm。4.3 船體材料 主船體材料采用船體結構CCS B 級鋼,鑄鋼件采用船體結構用鑄鋼件。材料機械性能滿足CCS《材料與焊接規范》(2015)及其最新修改通報的有關規定。 甲板室的側壁、后壁、內圍壁及甲板結構采用牌號為6082-T6的鋁合金帶筋板,甲板室的前壁板材采用5083-H116耐腐蝕鋁合金;型材采用6082-T6鋁合金擠壓型材,T型組合型材采用5083-H116的鋁合金板材焊接。材料機械性能滿足CCS《材料與焊接規范》(2015)及其最新修改通報的有關規定。4.4 連接方法 主船體為鋼質焊接結構。 甲板室為鋁質焊接結構。 鋁合金甲板室與鋼質主船體之間連接采用如下連接方式:甲板室內外圍壁板與主甲板間采用 鋁-鋁-鋼 復合材料全焊接連接;甲板室內外圍壁板上的垂直豎桁及扶強材與主甲板間通過增設肘板進行鉚接連接。鋼質構件和鋁質構件之間墊以絕緣橡膠帶。4.5 主要結構 4.5.1 底部結構 底部結構由平板龍骨、船底板、中內龍骨、旁內龍骨、主機基座和底肋板等構件組成。中內龍骨、主機基座縱桁為縱向連續構件;旁內龍骨在底肋板處間斷;底肋板在中內龍骨處間斷,其余處連續。4.5.2 舷側結構 舷側結構由舷側板、舷頂列板、肋骨、強肋骨和舷側縱桁等構件組成。肋骨和強肋骨為連續構件,肋骨穿過舷側縱桁并用肘板連接,舷側縱桁在強肋骨處間斷。4.5.3 甲板結構 甲板結構由甲板板、甲板邊板、甲板縱桁、甲板橫梁和甲板強橫梁等構件組成。甲板中縱桁為縱向連續構件;強橫梁在甲板中縱桁處間斷;甲板縱桁在強橫梁處間斷;甲板橫梁為橫向連續構件,穿過甲板縱桁并用肘板連接。4.5.4 首柱 首柱下端采用空心首柱結構,上端采用彎板首柱。其空心首柱由鑄鋼件、首柱外板、縱橫向加強隔板、水密面板和上下端封板等構件組成。彎板首柱用鋼板制成,彎板首柱設縱向加強材和水平隔板。4.5.5 主橫艙壁及尾封板 本船在#5、#12、#38、#71、#79、#85處設置鋼質水密橫艙壁,在#32處設置鋼質非水密橫艙壁。 主橫艙壁及尾封板由艙壁板、艙壁豎桁、水平桁及扶強材組成。其中扶強材、豎桁連續;水平桁在豎桁處間斷。4.5.6 甲板室 甲板室由第一層甲板室和第二層甲板室組成,采用鋁合金焊接結構,其骨架形式為各層甲板采取縱骨架式、圍壁采取橫骨架式的混合骨架形式。 甲板室的側壁、后壁、內圍壁及甲板板采用鋁合金帶筋板。甲板室的前壁采用鋁合金板材,扶強材為角鋁型材。甲板縱桁、強橫梁、圍壁豎桁及水平桁為組合 T 型材。4.5.7 舷墻 第一層甲板室首部設有舷墻,舷墻由舷墻板、水平板、肘板組成。4.5.8 附體 本船設雙層護舷材、呆木及水平舭板等附體結構,均為鋼質焊接結構。 護舷材:護舷材結構為封閉式結構,由護舷材外板、橫隔板及縱向筋板組成。 呆木:呆木結構為封閉式結構,由呆木外板、橫隔板及焊接工藝墊板組成。 水平舭板:舭板結構由板和圓鋼組成。4.6 其它 為抑制船體振動、降低噪聲,在尾艙底部區域、機艙底部區域及監控室艙壁等位置鋪設阻尼材料。 為有效防止螺旋槳觸損及漁網纏繞,在鑄鋼尾軸架處設螺旋槳保護結構。5 船舶舾裝 5.1 錨裝置 錨裝置由錨、錨鏈、錨鏈筒、導鏈滾輪、掣鏈鉤、鑄鋼閘刀掣鏈器、錨絞盤、錨鏈管和錨鏈箱等設備組成。 配備2只570kg斯貝克錨,1只掛于首部錨鏈筒外,航行時收緊于首柱,另一只存放于后儲藏艙內,作為備用。配備AM2-20.5有檔電焊錨鏈1根,錨鏈長165m(6節),航行時均貯存于錨鏈箱內。 主甲板首部設f20.5立式錨絞盤1臺。 5.2 舵裝置 設懸掛式流線型平衡舵2個。駕駛室設隨動操舵儀1臺。 尾艙配25kN t;m電動擺缸式液壓舵機1套,油泵機組2臺,可以獨立工作,亦可互為備用,帶油泵起動和報警功能。另設手動應急操舵裝置1套。5.3 拖曳系泊裝置 配鋼絲繩拖索1根(20ZAA6x24+7FC1570ZZ175(GB/T 8918-1996)),長180m;拖曳短索2根,長各10m(20ZAA6x24+7FC1570ZZ175),用于防臺或拖曳;配錦綸三股繩f28mm(破斷負荷 90kN)4根,其中每根單長120m,均用于系泊。 主甲板的首部兩舷各對稱布置帶纜樁1個、導纜鉗1個,首部主甲板中線面布置拖樁1對、導纜孔1個;中部左右舷各對稱布置帶纜樁1個;中后部左右舷各對稱布置帶纜樁1個、導纜鉗1個;尾部兩舷各對稱布置10kN電動系纜絞盤各1個、拖樁1對、導纜孔1個、導纜鉗1個,拖樁兼作帶纜樁用,帶纜樁采用不銹鋼材料制作。 配1部船用鋼索卷車和2部系泊纖維索卷車分別位于首尾甲板上用于存放拖索及系纜索。 中后部兩舷#5、#13、#21、#29、#37、#45、#53、#61、#69肋位處設有垂向鋼質護舷材。 首部設橡膠護舷材,主甲板兩舷#-1、#5、#19、#32、#49、#63、#76肋位處設有豎向橡膠護舷,#79~船首設整體式橡膠護舷。5.4 減搖鰭裝置 為減緩船舶在風浪中的橫搖,增加船員的舒適性,設非收放式減搖鰭裝置1套。減搖鰭主要由鰭、執行機構、液壓機組、電氣控制等設備組成。 減搖鰭的主要參數如下: 結構形式:非收放式; 鰭的數量:一對(兩鰭); 裝置功率:~8.5kW; 單鰭面積:~1.36m2; 翼型:NACA型。5.5 桅桿 在羅經甲板設鋁質桁架桅1座,其上裝有導航雷達天線、GPS等通信導航設備及各種航行信號燈等。5.6 救生設備 本船配備以下救生設備及裝置: 20人拋投式自扶正氣脹救生筏2只,布置于駕駛甲板后部兩舷; 主甲板兩舷設便攜式登乘繩梯2副; 船用救生衣20件(帶救生衣燈); 船用工作救生衣8件(帶救生衣燈); 救生圈8只,其中帶自亮燈4只,帶30m長救生浮索2只,帶自亮燈及煙霧信號2只; 火箭降落傘火焰信號12只; 拋繩槍裝置1套。5.7 消防用品 本船設有手提式泡沫滅火槍1套、45L大型泡沫滅火器1具、5kg手提式干粉滅火器20具、9L手提泡沫滅火器7具、5kg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2具、消防員裝備1套、消防鐵撬1把、太平斧1把和消防半圓桶2只。5.8 門、窗、梯、蓋 5.8.1 門 駕駛室配備鋁質防風雨駕駛室移門; 生活住艙和部分工作艙室配備鋁質艙室空腹門; 甲板室外圍壁(除駕駛室、滅火站、儲物間和蓄電池間)側壁配備快開閉風雨密鋁質門; 滅火站、儲物間、蓄電池間配備單扇風雨密鋁質門; 由餐廳到廚房配備A0級單扇防火門; 機艙應急逃生通道圍壁上配備A15級單扇防火門; 機艙至監控室處配備鋁質隔聲門; 第一層甲板室會議室配備彈簧木門; 主船體的#71橫艙壁配備快開閉耐壓水密門。5.8.2 窗 駕駛室前壁采用風雨密駕駛室固定矩形窗; 其余甲板室側壁設風雨密鋁質固定窗或移窗; 主船體舷側設重型水密舷窗; 衛生間和淋浴室的窗戶配磨沙玻璃; 所有窗戶(除衛生間、浴室和廚房外)均設窗簾。5.8.3 梯 主甲板至主船體住艙、監控室以及機艙設鋼質斜梯; 主甲板至甲板室住艙、主甲板至前儲藏艙、后儲藏艙設鋁質斜梯; 主甲板至駕駛甲板尾部設鋁質直梯; 主甲板至尾艙和儲藏艙、駕駛甲板至羅經甲板設鋁質直梯; 所有內部斜梯均配扶手及防塵板。5.8.4 蓋 露天主甲板各梯口處設有風雨密鋁質艙口蓋; 各液體艙均配有人孔蓋。5.9 欄桿、旗桿 主甲板面舷邊設分段式欄桿,高度1000mm;駕駛甲板設鋁質欄桿,高度1000mm;羅經甲板設鋁質欄桿,高度600mm。 本船首部設旗桿1個,首旗桿位于首部中線面處。 本船尾部設旗桿1個,尾旗桿位于主甲板尾部一側。 5.10艙室設施 本船各艙室分布見總布置圖。 廚房:配備電磁灶、脫排油煙機、電飯煲、微波爐、消毒柜、冰箱、廚房多用機、船用開水器(掛壁式)、工作桌、洗桌、壁柜、碗碟架、調味品架、餐具(鍋、碗、盤、炊具等)等設施。 餐廳:配備餐桌、餐凳等設施。 1號衛生間:配備防浪扶手、不銹鋼紙盒、座便器、盥洗臺、鏡子、花灑、毛巾架、肥皂盒等設施。 2號衛生間:配備防浪扶手、不銹鋼紙盒、蹲便器、小便池、盥洗臺、鏡子、肥皂盒等設施。 浴室:配備防浪扶手、花灑、毛巾架、肥皂盒、船用洗衣機等設施。 駕駛室:配備海圖桌、無線電工作桌、靠背椅,高級可調駕駛椅等設施。 船長室:配備辦公桌、靠背椅、單人軟墊柜床、衣物柜等設施。 隊長室:配備辦公桌、靠背椅、單人軟墊柜床、衣物柜等設施。 輪機長室:配備辦公桌、靠背椅、單人軟墊柜床、衣物柜等設施。 會議室:配備茶幾、雙人沙發、會議桌、會議椅、組合柜等設施。 辦案室:配備辦案桌、靠背椅、長凳等設施。 單人住室:配備辦公桌、靠背椅、單人軟墊柜床、衣物柜等設施。 2人住室:配備辦公桌、靠背椅、單人/雙人軟墊柜床、衣物柜等設施。 后儲藏艙:配備冰柜、貨物擱架等。 前儲藏艙:配貨物擱架等。 監控室:配備靠背椅等。 其它:所有住艙配有被褥、床圍幔等物品。 5.11內裝 甲板室圍壁及走道,主船體住艙圍壁及走道均采用雙面鋁板覆面鋁蜂窩板裝飾,天花板采用輕質吸音鋁扣板裝飾;廚房、浴室、衛生間等潮濕處所圍壁采用單面不銹鋼板覆面鋁蜂窩板裝飾,天花板采用不銹鋼扣板裝飾。艙室內裝板顏色根據用戶選定,需與家具顏色搭配,其中駕駛室內裝采用亞光色。 5.12地敷 本船廚房、浴室、衛生間地面敷設環氧地坪,其余主要生活艙室、工作艙室及走道敷設阻燃防滑型橡膠地板,會議室敷設木質地板。 5.13絕緣 本船在機艙、廚房、駕駛室等具有防火要求的區域采用復合氧化鋁耐火材料,其它主要生活和工作艙室敷設礦物棉絕緣材料。其中不做內裝的艙室外表面粘貼阻燃白布。絕緣材料考慮北方氣候及海域特點進行適當加厚。 5.14油漆 船體外表面水線以下部分采用防銹漆和無錫長效防污漆; 船體外表面水線以上部分采用聚氨酯面漆; 船體外表面水線處采用水線漆; 外露甲板及甲板室外壁采用聚氨酯面漆; 甲板室內部及主船體鋪板以上采用環氧系列油漆,鋪板以下采用環氧系列防銹漆; 露天主甲板面涂防滑油漆(油漆中添加防滑材料); 艙面屬具、設備及管路著色按規范要求配置; 面漆顏色按用戶要求。 5.15防腐 本船水線以下主船體采用涂料和犧牲陽極聯合保護的方法進行防腐。陽極采用新型高效鋁合金犧牲陽極,保護年限約為2年。 |
2 | 總布置圖 | |
3 | 主船體基本結構圖 | WMY824-010-04圖1 |
WMY824-010-04圖2 | ||
4 | 甲板室基本結構圖 | WMY824-010-05 |
5 | 典型橫剖面圖 | WMY824-010-06 |
6 | 船體主要材料明細表 | WMY824-010-07MX |
7 | 船體主要設備明細表 | WMY824-010-08MX |
8 | 機艙布置圖 | WMY824-010-09 |
9 | 輪機說明書 | WMY824-010-10SM 1 動力裝置 1.1 概述 本船動力裝置采用兩臺康明斯公司的KTA50-M2型船用高速柴油機做為主機。由主機配套供應的高彈性聯軸節、船用可換向減速齒輪箱、監測和控制系統等。采用兩機兩槳直線傳動方式,螺旋槳為定距五葉槳。每臺主機及其軸系、動力系統形成一獨立系統,兩臺主機能夠各自獨立運行。 1.2 機艙布置 機艙布置有以下主要設備: |
主機組 | 2套 | |
發電機組 | 2套 | |
電動燃油輸送泵 | 2臺 | |
電動污油輸送泵 | 1臺 | |
空壓機 | 1臺 | |
空氣瓶 | 1支 | |
艙底總用泵 | 1臺 | |
消防總用泵 | 1臺 | |
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 1臺 | |
油污水處理裝置 | 1臺 | |
蓄電池 | 若干 | |
海淡水組合式壓力水柜 | 1臺 |
其它船舶系統和電氣設備 監視室布置有以下主要設備:
380V/220V主配電板 | 1座 |
集控臺 | 1座 |
自動充放電板 | 1座 |
機艙中所有機械運轉對人員可能構成危險的部位,均設置有防護罩或者欄桿。 1.3 主推進裝置
1.3.1 主機組
機組使用環境條件 進氣溫度:45℃ 海水溫度:32℃ 大氣壓力:100kPa 相對濕度:60% 機組安裝:主機采用彈性機腳,齒輪箱采用剛性機腳。 主機主要技術規格: 型號: Cummins KTA 50-M2 應用組:MCD(100%Ne 6h/12h) 標定功率/轉速:1398kW/1950r/min 額定功率/轉速:1352kW/1950r/min 型式:V型、16缸、四沖程 缸徑/沖程:159mm/159mm 燃油消耗率:209g/kW.h 起動方式:電起動 齒輪箱(含高彈)主要技術規格: 型號:mgx6848sc(雙環齒輪箱) 速比:2.93:1 輸出轉向:左機為逆時針,右機為順時針(從尾向首看)
1.3.2 軸系和螺旋槳
本船有兩組軸系,均平行于船體中線面。軸系與齒輪箱采用液壓聯軸器連接。軸系由裝在托架和尾軸管內的賽龍軸承支撐。接觸海水部分的軸段包有涂環氧樹脂的玻璃布,軸穿出船體處裝有密封裝置。軸系上裝有剎車裝置及接地裝置。 軸的材料為優質合金鋼35CrMo,鍛件符合CB/T1159-1998;銅套材料為ZCuSn10Zn2。 螺旋槳為五葉定距槳,材料為銅合金。
1.4 動力系統
為保證主機組正常工作,設置如下系統:
1.4.1 燃油系統
燃油系統由燃油艙、電動燃油泵等設備及供油、調撥、注入、透氣、溢流、測量等管系組成,并配有相應的管系附件。 本系統設有2臺電動燃油泵,用于低位燃油艙向高位燃油艙之間的燃油調駁、燃油艙內燃油泵至船外及雜用。 在主甲板上易于接近的地方設有1個速閉閥控制箱,機艙失火時可以用氣動的方式快速關閉燃油艙的快關閥。
燃油標準:國標0#柴油(GB 252-2011)或-10號柴油(GB 252-2011)。
本系統主要設備性能參數: (1)電動燃油泵: 排量 3.3 m3/h 壓力 0.33MPa 功率 1.5 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2臺 本系統管路為無縫鋼管,酸洗;閥件采用鑄鋼材質。
1.4.2 滑油系統
主機組和發電機組均為濕式油底殼式。機艙內設有重力滑油柜1個。滑油依靠重力向主機組和發電機組加注滑油。本系統設有1臺電動污油泵和1臺污滑油手搖泵,主機組和發電機組油底殼的污油由手搖泵排至機艙內的污油艙,污油艙內的污油由電動污油泵排至岸上接收設施。 本系統主要設備性能參數: (1)電動污油泵
排量 3.3m3/h
壓力 0.33MPa 功率 1.5 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2)污油手搖泵 流量 48l/min 壓力 0.245MPa 數量 1臺 本系統管路為無縫鋼管,酸洗;閥件采用鑄鋼材質。
1.4.3 冷卻水系統
本船主機采用閉式(淡水)部分和開式(海水)部分組成,用淡水冷卻柴油機,用海水冷卻滑油和淡水。淡水系統由集成在主機上的淡水泵(機帶)、淡水冷卻器、調溫器、膨脹水箱等組成。海水系統由海水閥箱、海水總管、海水濾器、海水泵(機帶)、管系及管路附件組成。主機海水泵從海水總管吸入海水,在冷卻主機后,一路冷卻齒輪箱后從排氣管排出舷外,另一路經尾軸管排出舷外。發電機組的冷卻海水由海水總管進入,冷卻主發電機組后從排氣管排出舷外。 本系統海水系統管路為紫銅管;閥件采用青銅。
1.4.4 排氣系統
主機和發電機組的廢氣,由各自獨立的排氣管系從舷側排出。主機和發電機組的排氣系統由膨脹接頭、排氣管、消音器等組成。排氣管采用不銹鋼管,干式排氣管外均包覆絕熱材料,以防止熱量散失至機艙和避免工作人員燙傷。 1.5 主機組監測和控制系統 主機組可在駕駛室和監控室監測遙控,也可在機旁就地監測控制,機旁控制優先,監控室監控室連續有人值班,值班人員在機艙備車和定期巡視。 駕駛室設有駕控臺,具有控制主機起停、緊急停車、越控、加減油門以及齒輪箱的正倒車、離合功能,并對主機組運行參數如轉速、滑油壓力、淡水溫度等進行監測報警。 監控室設有監視臺,具有控制主機起停、緊急停車、加減油門以及齒輪箱的正倒車、離合功能,并對主機組運行參數如轉速、滑油壓力、淡水溫度等進行監測報警。 機旁設有監控儀表板,具有控制主機起停、加減油門以及齒輪箱的正倒車、離合功能。并對主機組運行參數如如轉速、滑油壓力、淡水溫度等進行監測報警。
2 船舶系統
船舶系統由以下系統組成: (1)艙底水系統 (2)艙底油污水系統 (3)全船透氣、注入、測量及溢流系統 (4)水消防系統 (5)水炮系統 (6)固定式CO2滅火系統 (7)日用海、淡水系統 (8)生活污水系統 (9)甲板漏水及泄水系統 (10)通風系統 (11)空調系統 (12)壓縮空氣系統 (13)海水管系防腐防污系統
2.1 艙底水系統
本系統主要對該船實施日常艙底積水排出及水密艙段破損進水后的排水。 在機艙設1臺艙底總用泵、1臺消防總用泵(兼艙底泵)。主船體每個水密隔艙均設吸入支管及吸入口,吸入支管均連接到機艙艙底水總管。機艙設直通艙底泵吸口。在機艙設主機海水泵應急艙底水吸口。 在首艙設1臺噴射泵,用作首艙艙底疏排水。 (1)艙底總用泵 型式 立式自吸離心泵 流量 30m3/h 揚程 35mH2O 功率 7.5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2)消防總用泵 型式 立式自吸離心泵 流量 30m3/h 揚程 35mH2O 功率 7.5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3)噴射泵 流量 10m3/h 揚程 5mH2O 工作水壓力 0.3MPa 工作水耗量 12 m3/h 數量 1臺 本系統管路為紫銅管;閥件采用青銅材質。
2.2 艙底油污水系統
本船設1臺油污水處理裝置,用于處理機艙和尾艙內的艙底污油水。用日用艙底泵將污油水收集至艙底水艙,污油水經處理達到國際標準后排出舷外,污油排至污油艙。靠岸時由電動污油泵將污油艙里的污油排到岸上接收設施中。 (1)油污水處理裝置 處理量 0.25m3/h 排放水含油量 15ppm 功率 1.5kW 電制 3f 380V 50Hz 排油方式 手動、自動 數量 1臺 (2)日用艙底泵 流量 1.28m3/h 壓力 0.3MPa 功率 1.5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本系統管路為紫銅管;閥件采用青銅材質。
2.3 全船透氣、注入、測量及溢流系統
本船燃油艙、艙底水艙、污油艙及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等在開敞甲板均設有帶金屬防火網的空氣管頭。淡水艙及空艙設有通往主甲板的空氣管頭。 燃油艙、淡水艙通過設在主甲板上的注入頭進行補給。 1、2號高位燃油艙均裝有磁翻轉液位計,其中的1號日用燃油艙的磁翻轉液位計帶液位控制功能,當液位低(或高)于規定值時,該液位計可控制電動燃油泵啟動(或停止),自動(或停止)向日用燃油艙注油。其他燃油艙設壓力式液位計,可在監視室顯示液位。淡水艙、污油艙、艙底水艙設有測深管,通過測深尺測量液位。 本系統管路為無縫鋼管。
2.4 水消防系統
本系統主要對本船實施水消防、沖洗甲板及錨鏈提供海水等。 機艙設1臺消防總用泵,1臺艙底總用泵(兼消防泵)。消防總管沿甲板從機艙貫穿至甲板室前部。設消防栓若干,每個消防栓附近布置1套消防附件,包括消防水槍1個,消防水龍帶1根。消防水槍選用水霧/水柱兩用型水槍。主甲板尾部的消火栓處配有1個消防國際通岸接頭。 另配1臺柴油機應急消防泵。 (1)消防總用泵 型式 自吸式離心泵 流量 30m3/h 揚程 35mH2O 功率 7.5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2)柴油機應急消防泵(移動式) 流量 30m3/h 揚程 40mH2O 數量 1臺 本系統管路為紫銅管;閥件采用青銅材質。 2.5 水炮系統 本系統可作外消防也可作防暴用。低速航行或停泊時,在靜風和工作壓力下水炮射程不小于60m。系統由水炮、水炮泵組、變頻控制柜及相關管路組成。 本系統主要設備性能參數: (1)遙控水炮 射程 不小于60m(工作壓力下、無風時) 回轉角度 350 俯仰角度 -30 ~+70 (可根據要求調整) 數量 1臺 (2)水炮泵組 流量 140 m3/h 揚程 86 mH2O 功率 55 kW 電制 3f AC380V 50Hz 數量 1臺 (3)變頻控制柜 功率 55 kW 防護等級 IP23 數量 1臺 本系統管路為無縫鋼管,鍍鋅;閥件采用鑄鋼材質。 2.6 固定式滅火系統 本系統由CO2貯液瓶、噴嘴、釋放閥箱及相關管路組成,專供機艙滅火。滅火裝置設置在甲板室的滅火站內,釋放方式為手動。設有自動疏散報警功能,開啟操縱箱的同時,自動有疏散報警信號至機艙,延遲15~30s后,關閉風機和艙口蓋,在滅火站內手動啟動貯液瓶瓶頭閥,即可達到滅火目的。滅火裝置設68l的貯液瓶4個及手動釋放操縱箱1個,每瓶貯液瓶的充裝率為0.67kg/l,充裝CO2共180kg。 本系統管路為無縫鋼管,鍍鋅;閥件采用鑄鋼材質。 2.7 日用海、淡水系統 設1套海、淡水組合式壓力水柜,向全船淡水用戶提供飲用水,洗滌淡水,工作淡水;給衛生間沖洗馬桶和為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污油水處理裝置提供沖洗用海水。淡水經過1套船用飲用水處理裝置處理后為廚房等飲用水供水處供水。另設有1臺淡水手搖泵在廚房,在供水設備故障和停電情況下向廚房供應淡水。 浴室設有速熱式電加熱淋浴器,提供洗滌用熱水。 (1)海、淡水組合式壓力水柜 工作壓力 0.4 MPa 容量 0.2/0.2m3 電機功率 2 2.2 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2)船用飲水處理裝置 處理能力 500l/h 數量 1臺 (3)淡水手搖泵 流量 20L/min 壓力 0.24 MPa 數量 1臺 (4)速熱式電熱淋浴器(帶漏電保護裝置) 功率 6 kW 電制 1f 220V 50Hz 數量 2臺 本系統淡水管路為不銹鋼管;閥件采用不銹鋼材質。海水管路為紫銅管;閥件采用青銅材質。
2.8 生活污水系統
本船設置1套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該裝置采用生化處理法將廁所排放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處理后的水質可達到排放標準,由舷側排出。收集處理過程全自動控制,并具有故障自動報警功能。另設國際通岸接頭,靠岸時可排到岸上的生活污水收集設備。 (1)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適用人數 18人 排放標準 TSS 35mg/l,大腸菌群 100/100ml 功率 3.5 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本系統管路為紫銅管;閥件采用青銅材質。 2.9 甲板漏水及泄水系統 上層甲板的雨水、沖洗水、積水靠重力經甲板漏水管排至主甲板,主甲板上的積水再由甲板漏水口從舷側排出。 室內艙室的灰水靠重力經疏排水管排至舷外。 本系統管路為無縫鋼管,鍍鋅。 2.10通風系統 本船航行時機艙設置有2臺軸流風機對機艙進行抽風換氣。主甲板下居住艙室以及監視室、前儲藏艙、尾艙設置均采用獨立的風機機械通風,衛生間、浴室、廚房均采用機械抽風和自然進風方式換氣,保證船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本系統風管材料為0.5mm厚的鍍鋅薄鋼板或螺旋風管。 2.11空調系統 本船設有中央空調系統,使在夏季環境溫度35℃、相對濕度70%條件下,空調房間內溫度達到27 n;2℃。冬季可采用逆循環,給空調艙室適當加熱。 冷凝水靠重力匯入住艙底部的凝水排放裝置后再排出舷外。 系統主要包括:2臺風冷空調外機、1臺空調凝水排放裝置、21臺室內機。 主要設備性能參數: (1)風冷空調外機 制冷量120000Btu/h 制熱量 120000Btu/h 數量 1臺 (2)風冷空調外機 制冷量140000Btu/h 制熱量 140000Btu/h 數量 1臺 (3)空調凝水排放裝置 數量 1臺 (4)室內機 數量 21臺 冷凝水管路為無縫鋼管,鍍鋅。 2.12壓縮空氣系統 本系統主要用于海底閥吹洗、CO2滅火系統的吹洗、尾軸密封、快關閥、爐灶、鉗工臺雜用和氣笛等的工作。本系統由1臺空氣壓縮機、1只空氣瓶、1只霧笛、1套減壓單元及相應的管路和閥件組成。 本系統主要設備性能參數: (1)空氣壓縮機(帶自卸荷自起動控制裝置,帶起動控制箱) 排氣量 10m3/h 工作壓力 1.0MPa 電制 3f 380V 50Hz 功率 1.5kW 數量 1臺 (2)空氣瓶 型號 A0.16-1 容量 160l 工作壓力 1MPa 數量 1支 (3)氣笛和信號控制單元(含電控膜片式空氣氣笛、氣笛儲壓裝置、自動霧笛控制器) 工作壓力 1.0MPa 氣笛儲壓裝置容積 40l 數量 1套 本系統管路材料采用無縫鋼管。 2.13海水管系防腐防污系統 為延長通海閥箱、海水總管等設備的使用壽命,維持柴油機、發電機組及各種海水泵的工作效率,減少維修費用,本船設置了電極式海水管系防腐防污系統。 本系統主要由1套電極式海水管系防腐防污裝置組成。 本系統主要設備性能參數: 海水管系防腐防污裝置 數量 1船套 處理流量 (0~200) m3/h(每閥箱) 消耗功率 100W (最大)/每電極 動力電源 1f 220V 50Hz
10 | 輪機主要設備明細表 | WMY824-010-11MX |
11 | 大型鑄鍛件明細表 | WMY824-010-12MX |
12 | 電氣說明書 | WMY824-010-13SM 1 概述 1.1 規范、法則及航區 本船電氣系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漁船檢驗局《鋼質海洋漁船建造規范》(2015)及修改通報和中國漁業船舶檢驗局《漁業船舶法定檢驗規則》(2000)及其最新修改通報的有關規定,按照近海航區進行設計,保證本船在海上航行及執行任務時的航行安全。 2船舶電氣 2.1電源裝置 2.1.1主電源 本船主電源由2臺柴油發電機組組成,每臺發電機組輸出三相AC400V、50Hz、100kW的電能,電站總功率為200kW。 一般情況下,1臺柴油發電機組能滿足全船設備的用電需要。2臺柴油發電機組可互為備用,也可并聯運行或負載轉移。當船舶海上作業使用水炮時,2臺發電機組需并聯運行供電。 2.1.2變壓器 本船設船用三相40kVA變壓器2臺,布置在機艙。通過變壓器將AC400V主電源變換為AC230V,供給正常照明、通信導航設備和日用生活用電設備等。1臺變壓器可滿足全船通信導航、正常照明等220V設備的用電需要,2臺變壓器互為備用。 2.1.3DC24V電源 本船DC24V電源由自動充放電板、應急充放電板、無線電分配電箱及蓄電池組成。 設蓄電池10組(28塊)。采用密封閥控鉛酸免維護型蓄電池,其中,蓄電池為12V 200Ah(10h放電率)26塊,12V 100Ah(10h放電率)2塊。具體配置如下: |
名稱 | 蓄電池 | 充電方式 |
主機起動蓄電池組 | 2組(每組輸出24V 400Ah)(每組4塊 200Ah) | 主機機帶充電機充電; 自動充放電板補充充電 |
癱船起動專用蓄電池組 | 1組(每組輸出24V 200Ah)(每組2塊 200Ah) | 癱船起動專用充電器充電 |
發電機組起動蓄電池組 | 3組(每組輸出24V 200Ah) (每組2塊200Ah) | 機組機帶充電機充電; 自動充放電板補充充電 |
主機監控蓄電池組 | 1組(輸出24V 200Ah) (2塊200Ah) | 自動充放電板充電 |
日用蓄電池組 | 1組(輸出24V 200Ah) (2塊200Ah) | 自動充放電板充電 |
應急蓄電池組 | 1組(輸出24V 600Ah) (6塊200Ah) | 應急充放電板充電 |
無線電備用蓄電池組 | 1組(輸出24V 100Ah) (2塊100Ah) | 無線電分配電箱充電 |
2.1.4配電裝置 本船配電系統通過主配電板、自動充放電板、應急充放電板、岸電箱、各類分配電箱及駕控臺配電組件等將電能分配給各用戶。本船的重要電力負荷和較大功率的電力負荷均由主配電板直接供電,小功率的負荷按系統由分電箱集中供電。對主機監控、部分無線電設備、自動充放電板及航行信號燈等重要負載,均為兩路供電。 2.1.5主配電板 本船在監控室設主配電板1座(含組合起動屏),約4屏。主配電板制作成前門的框架結構,落地安裝,板前維修,板前設置絕緣扶手,并設有板前照明燈,主配電板的防護等級為 IP22。主配電板上設有電壓表、電流表、功率表、功率因數表、兆歐表、同步表、頻率表、逆功率繼電器、自動并車控制器、有功功率分配器及電網絕緣監測儀等。 主配電板設Schneider系列發電機組主開關,帶電動合閘機構、電子脫扣器、欠壓脫扣器等附件,具有過載、短路、欠壓等保護功能;主配電板采用Schneider系列的AC380V負載開關和AC220V負載開關,能對各負載進行配電和保護。 主配電板內設有以下聯鎖電路: (1)發電機與岸電之間的聯鎖,即任一發電機在網時岸電不能投入,反之,岸電在網時任一發電機不能投入; (2)發電機防冷凝加熱器供電與發電機主開關聯鎖,即發電機運行時禁止向防冷凝加熱器供電; (3)應急充放電板與主配電板聯鎖,即當主配電板AC220V失電時,應急充放電板向應急照明燈供電,并在主配電板上指示。 本電站為半自動電站,其控制裝置實現的主要功能如下: (1)2臺發電機組間能以自動或手動方式進行并聯,并聯運行時可自動調頻調載,實現有功功率自動均衡分配; (2)2臺發電機組并聯運行,負荷率大于90%時,自動卸載廚房設備或空調; (3)設有重載(水炮)詢問環節,起動前需進行重載詢問; (4)報警及保護功能。 2.1.6自動充放電板
本船在監控室設自動充放電板1座。裝置為鋼質結構,板前維護,落地式安裝,防護等級為 IP22。
自動充放電板由2只供電模塊、2只充電模塊及配電部分組成。供電模塊作為DC24V電源,分別向船上DC24V用電設備及主機監控設備供電;充電模塊主要用于向機艙各蓄電池組充電;能均衡充電和浮充電自動轉換。并設有電壓表、電流表對蓄電池充放電監視;設有絕緣監視儀,用于監視電網絕緣狀態,當絕緣不正常時發出聲光報警,同時可將報警信號延伸至機艙微機監測系統。 2.1.7應急充放電板
本船在配電柜設應急充放電板1臺。本板為鋼質結構,板前維護,壁掛式安裝,防護等級為 IP22。
應急充放電板由1只充電模塊及配電部分組成。本板對應急用電設備進行配電及控制,設有對應急充放電控制的主回路,可對應急蓄電池進行浮充電,應急時作為航行信號燈、廣播、報警、應急照明、無線電等設備的DC24V應急電源;當AC220V主電源失電時,本板能自動接通應急照明燈,為本船應急照明系統供電;設有電壓表、電流表對應急蓄電池充放電監視;設有絕緣監視儀,監視電網絕緣狀態,當絕緣不正常時發出聲光報警,同時可將報警信號延伸至機艙微機監測系統。 2.1.8無線電分配電箱 本船在駕駛室設無線電分配電箱1臺,為無線電設備提供AC220V電源和DC24V備用電源。由1只充電模塊和配電部分組成,可對無線電蓄電池進行浮充電。 2.1.9分配電箱 本船配置有電力、照明、空調、生活設備等分配電箱,按類別或區域對其系統進行供電和保護,分配電箱均由主配電板直接供電。 本船在機艙設1個癱船起動專用充電器,僅用于為癱船起動蓄電池組實時充電。 2.1.10岸電箱
本船在第一層甲板室后外壁設3f,AC380V,100A岸電箱1只,防護等級IP56,具有過載、短路、欠壓、逆序、斷相等保護及自動相序轉換等功能,設有電度表,可輸入3f,AC 380V,50Hz的岸電至主配電板,以滿足船停靠碼頭時用電需要。
設有手動滑環式岸電電纜卷車1臺,配岸電電纜約100米。 2.2駕控臺 本船設駕控臺1座。用于對船舶運行實施集中控制,可對主機、操舵儀、航行信號燈、通信及導航等設備進行監測、控制。 駕控臺具有區域配電功能,在臺內設有照明配電組件、24V配電組件、220V配電組件等,這些組件提供各設備所需電源、控制及保護。 2.3監控臺 本船在監控室設集控臺1座,為鋼質結構,防護等級為 IP22。臺內設有AC220V配電組件和DC24V配電組件。可通過機艙微機監測系統,對重要設備的主要參數指標進行監視。當主推進系統、柴油發電機組及其他重要設備的監測參數越限或故障時,集控臺上有聲光報警顯示信號。可在集控臺上對主推進系統進行操縱。 2.4電力拖動控制設備 2.4.1操舵儀、舵角指示器及推進器轉速指示器 (1)本船設有隨動操舵儀1套。與液壓舵機配套使用。主操舵臺設在駕駛室,具有隨動、手動兩種操縱方式;簡易操縱臺設在尾艙,具有手動操縱方式。并具有舵機失電、斷相、過載、液位低等報警功能。 (2)本船設有舵角指示器1套,此裝置獨立于操舵儀,可指示舵葉實際角度,顯示部位設于駕駛室、尾艙。 (3)本船設有推進器轉速指示器1船套,該設備能把尾軸轉速傳至駕駛室、監控室顯示。 2.4.2錨機控制設備 錨機控制設備隨機配套。在主甲板首部配置1套錨機油泵機組控制箱(含主令控制器),對錨機進行起、拋錨控制。 2.4.3絞盤機控制設備 絞盤機控制設備隨機配套。在主甲板后設絞盤機主令控制器,并在尾艙相應配有絞盤機控制箱,對主甲板后絞盤機電動機進行收、放纜控制和過載、短路及失壓等保護。 2.4.4風機、油泵和空調應急切斷裝置 一旦機艙失火,可通過設在主甲板機艙出口處、駕控臺、CO2施放報警箱等處的按鈕手動遙切機艙風機和油泵。全船(除機艙外)失火,可通過設在駕控臺上的按鈕手動遙切全船艙室空調和除機艙外的各艙室風機。 2.4.5水炮控制設備 本船配有水炮變頻控制柜1套,能實施變頻起/停,該控制設備能最大限度地減輕水炮起動時對電網的沖擊。水炮變頻控制柜與主配電板間設有 重載詢問 線路,水炮使用前需進行負荷詢問。水炮泵組電機的運行、停止和故障報警延伸至機艙微機監測系統。 2.4.6其它泵等的控制 本船對于功率大于0.5kW的泵類及風機負載,均設有相應的起動器,對電動機進行過載、斷相、失壓、短路等保護。 2.5助航設備和船內信號報警裝置 2.5.1助航設備 本船駕駛室前部玻璃窗上裝有1只平移刮水器(帶噴水裝置)與2只旋轉視窗,控制開關設在駕控臺上。在駕控臺上配有霧航氣笛控制器1只,可對氣笛進行自動、手動控制。 在駕駛室頂部設有1只AC220V 約1000W帶電動遙控探照燈,用于搜索海面及巡邏照明,可在駕駛室進行遙控。 在羅經甲板前部設長排組合警燈1只,用于海上執法警示。 2.5.2應急車令、應急舵令設備 設有駕駛室與機艙、監控室間的應急車令收、發訊裝置;駕駛室與舵機艙舵機操縱部位間的應急舵令收發信號裝置等。 2.5.3通用報警系統 本船設有全船通用緊急報警系統1套,當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在駕駛室、船長室、滅火站、救生部位對全船通道、公共場所及有關艙室發出聲響報警信號。本系統與廣播系統、霧笛控制器接口,通過廣播系統、霧笛使報警信號覆蓋全船;與火災探測報警系統接口,當發生火警后2min無人應答,火警信號自動接通本系統。 2.5.4探火、滅火報警設備 (1)探火報警系統 本船設有地址編碼式火災報警控制器1套,配有感煙、感溫探測器及聲光報警器。一旦發生火災,能在火災報警控制器上進行聲光報警,指示出火災報警的部位,并發出聲光報警信號,以便及時撲救。 (2)CO2施放報警系統 CO2施放報警系統隨滅火站設備配套。機艙一旦發生火情,可在滅火站的CO2施放報警箱上對機艙先發出疏散聲光報警,約20s后,人員已撤離完畢,在滅火站操縱滅火閥,對機艙用CO2進行滅火。 2.5.5艙室進水報警系統 設置艙室進水報警系統1套,能對全船各底艙是否進水的情況進行監測,當底艙進水時,通過進水報警設備進行報警,并指示出相應的艙室。 2.5.6機艙微機監測系統 本船設機艙微機監測系統1套,主要實現如下功能: (1)本系統可經各類I/O模塊和現場總線型式,對主要機電設備(主機、發電機組、各類泵組、空壓機、舵機、火災報警等)進行集中監測。 (2)具有彩色圖形顯示及常規列表顯示功能;可采集設備的實時參數直觀顯示;當某參數越限時,除通常聲光報警外,還可在顯示屏上跳出一小窗口顯示故障部位、故障類型;具有中文即時打印,當天或歷史報警打印功能;具有自動將當天報警歷史內容存檔等功能。 (3)本系統終端設備安裝在監控室。 2.6照明系統
本船設有AC220V 供電的正常照明和DC24V 供電的應急照明。各艙室均設有AC220V 插座,主要工作艙室設有DC24V可移照明插座,并配有手提燈。
正常照明系統采用3f、AC220V、50Hz電源,經照明分電箱使負載基本平衡后輸出單相雙線制AC220V電源供給各照明支路及小型日用電器。 正常照明主要采用LED燈具,對于露天及外走道等處選用LED防水壁燈。本船正常照明采用區域配電方式供電,重要艙室照明為兩路供電,燈點交錯布置。 大部分艙室設有AC220V插座,在主要工作艙室及通道設有DC24V插座,并配有手提照明燈,以便臨時照明。 本船在駕駛甲板首、尾部各設有AC220V 400W投光燈2只,主要用于甲板面照明。 本船設DC24V應急照明系統1套,在一些重要艙室、通道及公共場所均設有LED應急照明燈。當正常照明失電時,可自動接通應急照明電源。
本船在駕駛甲板(救生筏部位)左、右舷各設置1只DC24V 100W的應急投光燈,主要用于應急時對救生筏登乘處進行照明。
2.7航行信號燈 本船根據《漁業船舶法定檢驗規則》(2000年),進行航行信號燈和助航設備的配置。 在駕駛室駕控臺上設有航行信號燈控制板,對航行燈和信號燈實行控制和故障報警。航行燈由可自動轉換的兩路電源供電,含左舷燈1只,右舷燈1只,桅燈2只,尾燈1只,錨燈1只,拖帶燈1只、失控燈2只,手提式白晝信號燈1只等。 2.8電纜 本船電纜采用船用低煙、無鹵、阻燃熱固型交聯聚乙烯絕緣鍍錫銅絲編織鎧裝電力電纜,主要采用CJ85/SC型電力電纜。對于在失火時需繼續工作的設備(如火災探測報警系統等)采用CJ85/NC型耐火電纜;對有特殊要求的監控和通信導航設備則選用信號、控制或射頻電纜。 岸電及可移設備采用船用軟電纜(CEFR/SA)。 3通信導航 3.1通信設備 為保證本船與其它船舶和本船與岸基的通信聯絡、船內指揮和通話、滿足GMDSS(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以及其他特殊要求,應配有以下通信設備:
MF/HF電臺(含DSC) | 1套 |
VHF無線電話(含DSC) | 1套 |
NAVTEX接收機 | 1套 |
漁政專用電臺 | 1套 |
手持對講機 | 4套 |
聲力電話 | 1套 |
程控電話 | 1套 |
公共廣播系統 | 1套 |
輪機員報警系統 | 1套 |
雙向VHF無線電話 | 3套 |
衛星無線電示位標 | 1套 |
搜救雷達應答器 | 2套 |
海上通系統 | 1套 |
3.1.1MF/HF電臺 配MF/HF電臺1套,主要用于本船與其它船、本船與岸基之間遠距離通信,并具有DSC功能,進行遇險及安全通信。 3.1.2VHF無線電話 配VHF無線電話1套,主要用于本船與岸基、本船與友鄰船之間近距離的通信聯絡,在70頻道上連續值守。 3.1.3NAVTEX接收機 配NAVTEX接收機1套,用于自動接收、選擇和存儲并打印出所需海岸電臺播發的有關信息。 3.1.4雙向VHF無線電話 配3套雙向VHF無線電話,用于船遇險時救生船筏之間、救生船筏與船之間、以及救生船筏與救助船之間的呼叫及通信。 3.1.5衛星無線電示位標 配衛星緊急無線電示位標1套,主要用于在本船遇險時向極軌道衛星發射406MHz遇險信號和尋位信號。 3.1.6搜救雷達應答器 配搜救雷達應答器2套,當本船遇險時,能發射特定信號,實現指示自身位置,以便求救。 3.1.7漁政專用電臺 配漁政專用電臺1套,主要用于本船與漁船之間通信聯絡。 3.1.8公共廣播系統 配公共廣播系統1套,主要用于船長向全船發布命令和通知、對船外喊話、收聽AM/FM廣播節目和CD播放等,設備與通用報警接口。 3.1.9聲力電話 配聲力電話1套,用于駕駛室與船上監控室、機艙、尾艙、滅火站等工作部門之間的通話聯絡及應急通話。 3.1.10程控電話 配程控電話1套,用于各艙室之間的通話聯絡。 3.1.11輪機員報警系統 本船配輪機員報警系統1套,用于輪機人員之間的呼叫、對講。 3.1.12海上通系統 本船配海上通系統1套,用于船舶寬帶通信,該系統在各艙室配無線路由器,可實現無線上網功能 3.1.13手持對講機 本船配手持對講機4套,主要用于船舶日常通訊。 3.2導航設備 為保證本船在海上航行及執行任務時的正常安全航行,實時、精確、連續地測量和顯示本船經度、緯度、航向、航速、水深等導航信息,本船配置導航設備如下:
導航雷達 | 2套 |
北斗用戶機終端 | 1套 |
測深儀 | 1套 |
自動識別系統(AIS) | 1套 |
電子海圖系統 | 1套 |
復示磁羅經 | 1套 |
電羅經 | 1套 |
GPS接收機 | 1套 |
3.2.1導航雷達 配導航雷達(4kW,6ft)1套,X波段,用于監視本船周圍的海面情況,保證航行安全。可對本船周圍海上目標進行搜索、跟蹤,并測定其方位、距離等數據,可與GPS、AIS、羅經等設備接口,具有ARPA功能。 配導航雷達(4kW,4ft)1套,X波段,用于監視本船周圍的海面情況,保證航行安全。可對本船周圍海上目標進行搜索、跟蹤,并測定其方位、距離等數據,可與GPS、AIS、羅經等設備接口,具有ARPA功能。 3.2.2電羅經 配電羅經1套,主要用于本船在海上航行及執行任務時測量并顯示本船航向,并可向導航雷達、AIS、自動舵、光電取證監控系統等設備發送航向信息。 3.2.3復示磁羅經 配復示磁羅經1套,為電羅經的備用設備,用于測量和顯示本船磁航向。 3.2.4北斗用戶機終端 配北斗用戶機終端1套,作為本船GPS系統的備份,主要用于為本船定位,也可用于與遠距離移動網絡覆蓋的區域和中心、其他北斗用戶機終端及手機進行短信通信。設備有北斗定位及GPS定位兩種工作模式,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 3.2.5測深儀 配測深儀1套,用于本船低速航行時測量、記錄和顯示本船與海底的相對深度以及航行進入淺水區域時報警。 3.2.6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
配AIS 1套,能提供靜態、動態、有關導航及安全短信息,與電羅經、北斗用戶機終端等接口。
3.2.7電子海圖系統 本船配有電子海圖系統1套。用于航線設計、航路監視、自動存儲本船航跡和航行報警等。 3.2.8GPS接收機 本船配GPS接收機1套,主要用于接收GPS衛星信號,確定本船位置,顯示經度、緯度和時間等信息。 3.3其它 3.3.1光電取證及全船電視監視系統 設光電取證及全船電視監視系統1套,系統主要有兩個功能:首先,系統能在白天和夜晚對全船重要部位(如前甲板,機艙等)及周圍海面的實時監視,且滿足夜間航行的檢查;其次,系統能對一定范圍內的海域環境和違法船只作全方位監視取證。具有自動、手動搜索、跟蹤捕獲目標的能力。光電取證作用距離如下: 白天:在能見度 20km條件下,探測20m 8m以上目標的距離為15km,識別該目標的距離為8km。 夜晚:在大氣環境良好的條件下,采用紅外成像系統探測20m 8m以上熱目標的距離為8km,識別該目標的距離為4km,采用500mm長焦鏡頭以及15W激光照明器同步配合,可看到1500m處1m 1m的船名船號。 3.3.2全船網絡系統 本船配全船網絡系統1套,該系統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1)船舶局域網 船舶局域網系統采用星型拓撲結構的以太網,使用阻燃、屏蔽雙絞線布線,考慮設備減震與電磁防護,滿足船舶的電磁兼容要求,為信息傳送、信息存儲、信息處理和信息共享提供網絡平臺。 (2)遠程通信系統 遠程通信系統實現局域網內用戶通過船舶上的4G路由器及配套的無線通信終端進行遠程數據通信。 (3)船舶動態信息系統 本系統能夠實時采集、處理船舶的航行動態數據,采集的設備包括:電羅經、測深儀、AIS、GPS等。本系統對采集的數據處理后通過標準化格式輸出,供各部門查詢使用,其數據可被其他應用系統調用。 本系統通過網絡接口可與光電取證及全船電視監視系統相連,通過4G路由器及配套的無線通信終端與岸基間的圖像進行傳輸。 (4)全船網絡系統管理軟件 在船舶上建立統一的門戶網站。設全船網絡系統管理軟件1套,各房間電腦無需安裝專有的客戶軟件。每間房間均設置網絡接口,船員通過IE瀏覽器就可以實時查看視頻監控圖像、訪問互聯網、收發電子郵件等。可設置不同的訪問權限。 3.3.3衛星電視接收系統 配Ku波段衛星電視接收系統1套,主要用于在電視信號覆蓋區域內接收衛星電視節目,豐富船員的日常生活。 在會議室設65寸液晶電視1臺、在各船員艙室、餐廳設32寸液晶電視,另設筆記本電腦2臺、夜視望遠鏡2套,DVD、數碼攝像機、投影儀、數碼照相機各1套。
13 | 電氣主要設備明細表 | WMY824-010-14MX |
14 | 舾裝備品、供應品明細表 | WMY824-010-15MX |
15 | 輪機備品、供應品明細表 | WMY824-010-16MX |
16 | 電氣備品、供應品明細表 | WMY824-010-17MX |
商務需求 | |||
序號 | 目錄 | 招標商務需求 | |
(一)免費保修期內售后服務要求 | |||
1 | 免費保修期 | 貨物免費保修期壹年,時間自最終驗收合格并交付使用之日起計算。 | |
2 | 維修響應及故障解決時間 | 在保修期內,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投標人保證在接到通知24小時內趕到現場進行修理或更換;如需返廠維修的,產生的費用由投標人承擔。 | |
3 | 售后培訓 | 設備安裝調試完畢后一星期內,乙方為需方免費提供技術培訓服務,直到甲方使用人員正確掌握設備的工作原理、構造、操作和維護保養事項。之后,若需方有要求,供方仍應免費提供技術培訓服務。 | |
4 | 其他 | 保修期內發生的非人為損壞故障,投標人保證免費維修或更換。投標人提供服務質量承諾書。 | |
(二)免費保修期外售后服務要求(可選) | |||
1 | 維修響應 | 在保修期外,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投標人保證在接到通知24小時內趕到現場進行修理或更換; | |
2 | 費用 | 在免費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僅收取最優惠價的配件成本費,不收取差旅費、人工費等其他費用。 | |
(二)其他商務要求 | |||
1 | 關于交貨 | 1.1簽訂合同后 360 天(日歷日)內。(包括圖紙審查時間) | |
1.2投標人必須承擔的設備運輸、安裝調試、下水試航、驗收檢測和提供船舶檢驗證書、設備操作說明書、圖紙等其他類似的義務。 | |||
2 | 關于驗收 | 2.1投標人貨物經過雙方檢驗認可后,簽署驗收報告,產品保修期自驗收合格之日起算,由投標人提供產品保修文件。 | |
2.2當滿足以下條件時,采購人才向中標人簽發標的快艇驗收報告: a、中標人已按照合同規定提供了全部產品及完整的技術資料。 b、標的300噸漁政船符合招標文件技術規格書的要求,性能滿足要求。 c、標的300噸漁政船具備安全適航條件。 | |||
3 | 付款方式 | 合同款分四期支付: a、第一期款,在合同簽訂后支付合同總價款的約45%(根據中標價確定支付比例); b、第二期款,在300噸漁政船主體工程建造完成后,支付合同價款的30%; c、第三期款,船艇建造完工驗收合格后支付尾款25%(提供質保函,以銀行保函形式提供,質保函額度為合同總價的10%)。 | |
4 | 企業認證 | 投標人取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 |
5 | 財務狀況 | 投標人財務狀況良好,2014-2016年連續3年盈利增長,提供會計事務所或審計機構出具的報告; | |
6 | 信用情況 | 投標人連續3年(2014-2016年)獲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證書。 |
備注:
1. (一)免費保修期內售后服務要求 部分,請詳細列明免費保修期內的售后服務要求,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免費保修期限、售后服務人員配備、技術培訓方案、質量保證、違約承諾、維修響應及故障解決時間、方案等。
2. (二)免費保修期外售后服務要求 部分,請詳細列明免費保修期外的售后服務要求,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零配件的優惠率、維修響應及故障解決時間、方案、提供的服務等。
3. (三)其他商務要求 部分,如有補充,請詳細列明。
技術規格偏離表 | |||||
序號 | 貨物名稱 | 招標技術要求 | 投標技術響應 | 偏離情況 | 說明 |
1 | 船體說明書 | 1 概述 1.1 使命任務 主要用于深圳轄區及珠江口海域海洋漁業行政執法工作,有效履行深圳市海洋漁業行政管理;滿足執行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巡航管理任務的需要;兼顧海上監督檢查、海難救助和登臨違規船舶等任務。 1.2 船型 采用深V型船型,單體通長甲板,傾斜式首柱、方尾。 主船體為鋼質,甲板室為鋁質,均采用焊接結構; 采用雙機、雙槳、雙舵、直線推進方式。 1.3 航區 近海(Ⅱ類)航區。 1.4 法規、規范及標準 法規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漁業船舶法定檢驗規則》(2000)及2008年修改通報; 規范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鋼質海洋漁船建造規范》(2015),船體結構設計采用中國船級社《鋼質海船入級規范》(2015)及其2016年修改通報; 標準采用有關的國標和船用標準等。 2 總體性能 2.1 主尺度 總 長 49.9 m 型 寬 7.60 m 型 深 4.20 m 設計吃水 2.40 m 設計排水量 352.0 t 2.2 設計航速 在滿載出港排水量、0~2級海況,兩臺主機以額定轉速運行時,設計航速18kn。 2.3 續航力 在滿載出港排水量狀態,巡航速度約15kn時,續航力不小于2000nmile。 2.4 自持力 自持力15晝夜。 2.5 燃油、淡水裝載量 滿載出港燃油裝載量:44.5t; 滿載出港淡水裝載量:22.4t; 2.6 穩性 完整穩性滿足《漁業船舶法定檢驗規則》(2000)及其修改通報中對Ⅰ類(遠海)航區漁業輔助船舶的穩性要求。 2.7 抗沉性 滿足一艙破損不沉的要求。 2.8 耐波性和抗風力 在各種裝載狀態下,5級海況下安全航行,抗風力為9級。 2.9 噸位和干舷 總噸位 361 干舷 1.80m 2.10 環保﹑節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漁業船舶法定檢驗規則》(2000)及2008年修改通報的要求進行環保和節能設計。 2.11 防火區域劃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漁業船舶法定檢驗規則》(2000)及2008年修改通報的要求進行防火區域劃分。 2.12 定員 定員18人,設床鋪18張,住室13間。其中單人住室8間,二人住室5間。 3 總體布置 3.1 主船體艙室 主船體設6道水密艙壁,分隔成7個水密艙段,由尾至首分別為:尾艙、后儲藏艙、機艙和監控室、水密住艙、儲物艙、前儲藏艙、首艙。 船尾~#5為尾艙,艙內設液壓舵機和應急手動操舵裝置等設備,#5艙壁設直梯通往主甲板面。 #5~#12為后儲藏艙,艙內設有冰柜及儲藏備品供應品等,#5艙壁設斜梯通往主甲板面;該艙段兩舷設7、8號燃油艙,艙底設5號淡水艙。 #12~#38為機艙和監控室,#12~#32為機艙,艙內主要設主機組、柴油發電機組各2臺以及其它機電設備。其中#12艙壁分別設應急直梯、斜梯通往主甲板面;#32~#38為監控室,室內主要設主配電板、監控臺等,兩舷分別設1、2號高位燃油艙。#32艙壁設門通往機艙,監控室設斜梯通往第一層甲板室,艙底設5、6號燃油艙和減搖鰭艙。 #38~#71為水密住艙,艙內設有單人住室5間、二人住室5間等;#56~#59設斜梯通往第一層甲板室;艙底設1~4號淡水艙,1~4號燃油艙。 #71~#79為儲物艙,#71艙壁設水密門通往水密住艙。#79艙壁設直梯通往主甲板面。 #79~#85為前儲藏艙,艙內主要存放帆纜器材等;#80~#82設斜梯通往主甲板面。 #85~船首為首艙,艙內主要設錨鏈箱等;#85艙壁設直梯通往主甲板面。 3.2 甲板室 主甲板面設二層甲板室。第一層甲板室由尾至首主要設有:排氣道、CO2滅火站、蓄電池間、儲物間、衛生間、浴室、廚房、餐廳、辦案室、輪機長室、配電柜、會議室(兼活動室)等。 第二層甲板室由尾至首主要設有:船長室、教導員室、衛生間、駕駛室(內設駕控臺、海圖桌、無線電工作桌等)等。 3.3 主甲板面 主甲板面舷邊設高度為1000mm分段式欄桿,欄桿底部設防碰撞底座; 主甲板面尾部主要設:帶纜裝置、電動絞盤、進氣道、艙口蓋、卷車等; 主甲板面中部甲板室兩舷設寬1000mm外走道; 主甲板面首部主要設有:高壓水炮、立式錨絞盤、艙口蓋、帶纜裝置、拖樁、卷車等。 3.4 駕駛甲板面 駕駛甲板由尾至首主要設有氣脹式救生筏、第二層甲板室等。 3.5 羅經甲板面 羅經甲板主要設有桁架桅桿、左右舷燈、標準磁羅經、高音喇叭、探照燈、各種天線等。 桅桿上設有導航雷達、航行信號燈等。 4 船體結構 4.1 結構型式 本船主船體的結構按照中國船級社《鋼質海船入級規范》(2015)及其最新修改通報的有關規定進行設計;甲板室的結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鋼質海洋漁船建造規范》(2015)的有關規定進行設計。 本船主船體為單底、單甲板橫骨架式鋼質焊接結構,甲板室為混合骨架式(甲板結構為縱骨架式、圍壁結構為橫骨架式)鋁合金焊接結構,主船體與甲板室之間采用 鋁-鋁-鋼 復合材料連接。 4.2 肋骨間距 全船肋骨間距均為500mm。 4.3 船體材料 主船體材料采用船體結構CCS B 級鋼,鑄鋼件采用船體結構用鑄鋼件。材料機械性能滿足CCS《材料與焊接規范》(2015)及其最新修改通報的有關規定。 甲板室的側壁、后壁、內圍壁及甲板結構采用牌號為6082-T6的鋁合金帶筋板,甲板室的前壁板材采用5083-H116耐腐蝕鋁合金;型材采用6082-T6鋁合金擠壓型材,T型組合型材采用5083-H116的鋁合金板材焊接。材料機械性能滿足CCS《材料與焊接規范》(2015)及其最新修改通報的有關規定。 4.4 連接方法 主船體為鋼質焊接結構。 甲板室為鋁質焊接結構。 鋁合金甲板室與鋼質主船體之間連接采用如下連接方式:甲板室內外圍壁板與主甲板間采用 鋁-鋁-鋼 復合材料全焊接連接;甲板室內外圍壁板上的垂直豎桁及扶強材與主甲板間通過增設肘板進行鉚接連接。鋼質構件和鋁質構件之間墊以絕緣橡膠帶。 4.5 主要結構 4.5.1 底部結構 底部結構由平板龍骨、船底板、中內龍骨、旁內龍骨、主機基座和底肋板等構件組成。中內龍骨、主機基座縱桁為縱向連續構件;旁內龍骨在底肋板處間斷;底肋板在中內龍骨處間斷,其余處連續。 4.5.2 舷側結構 舷側結構由舷側板、舷頂列板、肋骨、強肋骨和舷側縱桁等構件組成。肋骨和強肋骨為連續構件,肋骨穿過舷側縱桁并用肘板連接,舷側縱桁在強肋骨處間斷。 4.5.3 甲板結構 甲板結構由甲板板、甲板邊板、甲板縱桁、甲板橫梁和甲板強橫梁等構件組成。甲板中縱桁為縱向連續構件;強橫梁在甲板中縱桁處間斷;甲板縱桁在強橫梁處間斷;甲板橫梁為橫向連續構件,穿過甲板縱桁并用肘板連接。 4.5.4 首柱 首柱下端采用空心首柱結構,上端采用彎板首柱。其空心首柱由鑄鋼件、首柱外板、縱橫向加強隔板、水密面板和上下端封板等構件組成。彎板首柱用鋼板制成,彎板首柱設縱向加強材和水平隔板。 4.5.5 主橫艙壁及尾封板 本船在#5、#12、#38、#71、#79、#85處設置鋼質水密橫艙壁,在#32處設置鋼質非水密橫艙壁。 主橫艙壁及尾封板由艙壁板、艙壁豎桁、水平桁及扶強材組成。其中扶強材、豎桁連續;水平桁在豎桁處間斷。 4.5.6 甲板室 甲板室由第一層甲板室和第二層甲板室組成,采用鋁合金焊接結構,其骨架形式為各層甲板采取縱骨架式、圍壁采取橫骨架式的混合骨架形式。 甲板室的側壁、后壁、內圍壁及甲板板采用鋁合金帶筋板。甲板室的前壁采用鋁合金板材,扶強材為角鋁型材。甲板縱桁、強橫梁、圍壁豎桁及水平桁為組合 T 型材。 4.5.7 舷墻 第一層甲板室首部設有舷墻,舷墻由舷墻板、水平板、肘板組成。 4.5.8 附體 本船設雙層護舷材、呆木及水平舭板等附體結構,均為鋼質焊接結構。 護舷材:護舷材結構為封閉式結構,由護舷材外板、橫隔板及縱向筋板組成。 呆木:呆木結構為封閉式結構,由呆木外板、橫隔板及焊接工藝墊板組成。 水平舭板:舭板結構由板和圓鋼組成。 4.6 其它 為抑制船體振動、降低噪聲,在尾艙底部區域、機艙底部區域及監控室艙壁等位置鋪設阻尼材料。 為有效防止螺旋槳觸損及漁網纏繞,在鑄鋼尾軸架處設螺旋槳保護結構。 5 船舶舾裝 5.1 錨裝置 錨裝置由錨、錨鏈、錨鏈筒、導鏈滾輪、掣鏈鉤、鑄鋼閘刀掣鏈器、錨絞盤、錨鏈管和錨鏈箱等設備組成。 配備2只570kg斯貝克錨,1只掛于首部錨鏈筒外,航行時收緊于首柱,另一只存放于后儲藏艙內,作為備用。配備AM2-20.5有檔電焊錨鏈1根,錨鏈長165m(6節),航行時均貯存于錨鏈箱內。 主甲板首部設f20.5立式錨絞盤1臺。 5.2 舵裝置 設懸掛式流線型平衡舵2個。駕駛室設隨動操舵儀1臺。 尾艙配25kN t;m電動擺缸式液壓舵機1套,油泵機組2臺,可以獨立工作,亦可互為備用,帶油泵起動和報警功能。另設手動應急操舵裝置1套。 5.3 拖曳系泊裝置 配鋼絲繩拖索1根(20ZAA6x24+7FC1570ZZ175(GB/T 8918-1996)),長180m;拖曳短索2根,長各10m(20ZAA6x24+7FC1570ZZ175),用于防臺或拖曳;配錦綸三股繩f28mm(破斷負荷 90kN)4根,其中每根單長120m,均用于系泊。 主甲板的首部兩舷各對稱布置帶纜樁1個、導纜鉗1個,首部主甲板中線面布置拖樁1對、導纜孔1個;中部左右舷各對稱布置帶纜樁1個;中后部左右舷各對稱布置帶纜樁1個、導纜鉗1個;尾部兩舷各對稱布置10kN電動系纜絞盤各1個、拖樁1對、導纜孔1個、導纜鉗1個,拖樁兼作帶纜樁用,帶纜樁采用不銹鋼材料制作。 配1部船用鋼索卷車和2部系泊纖維索卷車分別位于首尾甲板上用于存放拖索及系纜索。 中后部兩舷#5、#13、#21、#29、#37、#45、#53、#61、#69肋位處設有垂向鋼質護舷材。 首部設橡膠護舷材,主甲板兩舷#-1、#5、#19、#32、#49、#63、#76肋位處設有豎向橡膠護舷,#79~船首設整體式橡膠護舷。 5.4 減搖鰭裝置 為減緩船舶在風浪中的橫搖,增加船員的舒適性,設非收放式減搖鰭裝置1套。減搖鰭主要由鰭、執行機構、液壓機組、電氣控制等設備組成。 減搖鰭的主要參數如下: 結構形式:非收放式; 鰭的數量:一對(兩鰭); 裝置功率:~8.5kW; 單鰭面積:~1.36m2; 翼型:NACA型。 5.5 桅桿 在羅經甲板設鋁質桁架桅1座,其上裝有導航雷達天線、GPS等通信導航設備及各種航行信號燈等。 5.6 救生設備 本船配備以下救生設備及裝置: 20人拋投式自扶正氣脹救生筏2只,布置于駕駛甲板后部兩舷; 主甲板兩舷設便攜式登乘繩梯2副; 船用救生衣20件(帶救生衣燈); 船用工作救生衣8件(帶救生衣燈); 救生圈8只,其中帶自亮燈4只,帶30m長救生浮索2只,帶自亮燈及煙霧信號2只; 火箭降落傘火焰信號12只; 拋繩槍裝置1套。 5.7 消防用品 本船設有手提式泡沫滅火槍1套、45L大型泡沫滅火器1具、5kg手提式干粉滅火器20具、9L手提泡沫滅火器7具、5kg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2具、消防員裝備1套、消防鐵撬1把、太平斧1把和消防半圓桶2只。 5.8 門、窗、梯、蓋 5.8.1 門 駕駛室配備鋁質防風雨駕駛室移門; 生活住艙和部分工作艙室配備鋁質艙室空腹門; 甲板室外圍壁(除駕駛室、滅火站、儲物間和蓄電池間)側壁配備快開閉風雨密鋁質門; 滅火站、儲物間、蓄電池間配備單扇風雨密鋁質門; 由餐廳到廚房配備A0級單扇防火門; 機艙應急逃生通道圍壁上配備A15級單扇防火門; 機艙至監控室處配備鋁質隔聲門; 第一層甲板室會議室配備彈簧木門; 主船體的#71橫艙壁配備快開閉耐壓水密門。 5.8.2 窗 駕駛室前壁采用風雨密駕駛室固定矩形窗; 其余甲板室側壁設風雨密鋁質固定窗或移窗; 主船體舷側設重型水密舷窗; 衛生間和淋浴室的窗戶配磨沙玻璃; 所有窗戶(除衛生間、浴室和廚房外)均設窗簾。 5.8.3 梯 主甲板至主船體住艙、監控室以及機艙設鋼質斜梯; 主甲板至甲板室住艙、主甲板至前儲藏艙、后儲藏艙設鋁質斜梯; 主甲板至駕駛甲板尾部設鋁質直梯; 主甲板至尾艙和儲藏艙、駕駛甲板至羅經甲板設鋁質直梯; 所有內部斜梯均配扶手及防塵板。 5.8.4 蓋 露天主甲板各梯口處設有風雨密鋁質艙口蓋; 各液體艙均配有人孔蓋。 5.9 欄桿、旗桿 主甲板面舷邊設分段式欄桿,高度1000mm;駕駛甲板設鋁質欄桿,高度1000mm;羅經甲板設鋁質欄桿,高度600mm。 本船首部設旗桿1個,首旗桿位于首部中線面處。 本船尾部設旗桿1個,尾旗桿位于主甲板尾部一側。 5.10 艙室設施 本船各艙室分布見總布置圖。 廚房:配備電磁灶、脫排油煙機、電飯煲、微波爐、消毒柜、冰箱、廚房多用機、船用開水器(掛壁式)、工作桌、洗桌、壁柜、碗碟架、調味品架、餐具(鍋、碗、盤、炊具等)等設施。 餐廳:配備餐桌、餐凳等設施。 1號衛生間:配備防浪扶手、不銹鋼紙盒、座便器、盥洗臺、鏡子、花灑、毛巾架、肥皂盒等設施。 2號衛生間:配備防浪扶手、不銹鋼紙盒、蹲便器、小便池、盥洗臺、鏡子、肥皂盒等設施。 浴室:配備防浪扶手、花灑、毛巾架、肥皂盒、船用洗衣機等設施。 駕駛室:配備海圖桌、無線電工作桌、靠背椅,高級可調駕駛椅等設施。 船長室:配備辦公桌、靠背椅、單人軟墊柜床、衣物柜等設施。 隊長室:配備辦公桌、靠背椅、單人軟墊柜床、衣物柜等設施。 輪機長室:配備辦公桌、靠背椅、單人軟墊柜床、衣物柜等設施。 會議室:配備茶幾、雙人沙發、會議桌、會議椅、組合柜等設施。 辦案室:配備辦案桌、靠背椅、長凳等設施。 單人住室:配備辦公桌、靠背椅、單人軟墊柜床、衣物柜等設施。 2人住室:配備辦公桌、靠背椅、單人/雙人軟墊柜床、衣物柜等設施。 后儲藏艙:配備冰柜、貨物擱架等。 前儲藏艙:配貨物擱架等。 監控室:配備靠背椅等。 其它:所有住艙配有被褥、床圍幔等物品。 5.11 內裝 甲板室圍壁及走道,主船體住艙圍壁及走道均采用雙面鋁板覆面鋁蜂窩板裝飾,天花板采用輕質吸音鋁扣板裝飾;廚房、浴室、衛生間等潮濕處所圍壁采用單面不銹鋼板覆面鋁蜂窩板裝飾,天花板采用不銹鋼扣板裝飾。艙室內裝板顏色根據用戶選定,需與家具顏色搭配,其中駕駛室內裝采用亞光色。 5.12 地敷 本船廚房、浴室、衛生間地面敷設環氧地坪,其余主要生活艙室、工作艙室及走道敷設阻燃防滑型橡膠地板,會議室敷設木質地板。 5.13 絕緣 本船在機艙、廚房、駕駛室等具有防火要求的區域采用復合氧化鋁耐火材料,其它主要生活和工作艙室敷設礦物棉絕緣材料。其中不做內裝的艙室外表面粘貼阻燃白布。絕緣材料考慮北方氣候及海域特點進行適當加厚。 5.14 油漆 船體外表面水線以下部分采用防銹漆和無錫長效防污漆; 船體外表面水線以上部分采用聚氨酯面漆; 船體外表面水線處采用水線漆; 外露甲板及甲板室外壁采用聚氨酯面漆; 甲板室內部及主船體鋪板以上采用環氧系列油漆,鋪板以下采用環氧系列防銹漆; 露天主甲板面涂防滑油漆(油漆中添加防滑材料); 艙面屬具、設備及管路著色按規范要求配置; 面漆顏色按用戶要求。 5.15 防腐 本船水線以下主船體采用涂料和犧牲陽極聯合保護的方法進行防腐。陽極采用新型高效鋁合金犧牲陽極,保護年限約為2年。 | |||
2 | 總布置圖 | ||||
3 | 主船體基本結構圖 | WMY824-010-04圖1 | |||
WMY824-010-04圖2 | |||||
4 | 甲板室基本結構圖 | WMY824-010-05 | |||
5 | 典型橫剖面圖 | WMY824-010-06 | |||
6 | 船體主要材料明細表 | WMY824-010-07MX | |||
7 | 船體主要設備明細表 | WMY824-010-08MX | |||
8 | 機艙布置圖 | WMY824-010-09 | |||
9 | 輪機說明書 | WMY824-010-10SM 1 動力裝置 1.1 概述 本船動力裝置采用兩臺康明斯公司的KTA50-M2型船用高速柴油機做為主機。由主機配套供應的高彈性聯軸節、船用可換向減速齒輪箱、監測和控制系統等。采用兩機兩槳直線傳動方式,螺旋槳為定距五葉槳。每臺主機及其軸系、動力系統形成一獨立系統,兩臺主機能夠各自獨立運行。 1.2 機艙布置 機艙布置有以下主要設備: | |||
主機組 | 2套 | ||||
發電機組 | 2套 | ||||
電動燃油輸送泵 | 2臺 | ||||
電動污油輸送泵 | 1臺 | ||||
空壓機 | 1臺 | ||||
空氣瓶 | 1支 | ||||
艙底總用泵 | 1臺 | ||||
消防總用泵 | 1臺 | ||||
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 1臺 | ||||
油污水處理裝置 | 1臺 | ||||
蓄電池 | 若干 | ||||
海淡水組合式壓力水柜 | 1臺 |
其它船舶系統和電氣設備
監視室布置有以下主要設備:
380V/220V主配電板 | 1座 |
集控臺 | 1座 |
自動充放電板 | 1座 |
機艙中所有機械運轉對人員可能構成危險的部位,均設置有防護罩或者欄桿。
1.3 主推進裝置
1.3.1 主機組
機組使用環境條件
進氣溫度:45℃
海水溫度:32℃
大氣壓力:100kPa
相對濕度:60%
機組安裝:主機采用彈性機腳,齒輪箱采用剛性機腳。
主機主要技術規格:
型號: Cummins KTA 50-M2
應用組:MCD(100%Ne 6h/12h)
標定功率/轉速:1398kW/1950r/min
額定功率/轉速:1352kW/1950r/min
型式:V型、16缸、四沖程
缸徑/沖程:159mm/159mm
燃油消耗率:209g/kW.h
起動方式:電起動
齒輪箱(含高彈)主要技術規格:
型號:mgx6848sc(雙環齒輪箱)
速比:2.93:1
輸出轉向:左機為逆時針,右機為順時針(從尾向首看)
1.3.2 軸系和螺旋槳
本船有兩組軸系,均平行于船體中線面。軸系與齒輪箱采用液壓聯軸器連接。軸系由裝在托架和尾軸管內的賽龍軸承支撐。接觸海水部分的軸段包有涂環氧樹脂的玻璃布,軸穿出船體處裝有密封裝置。軸系上裝有剎車裝置及接地裝置。
軸的材料為優質合金鋼35CrMo,鍛件符合CB/T1159-1998;銅套材料為ZCuSn10Zn2。
螺旋槳為五葉定距槳,材料為銅合金。
1.4 動力系統
為保證主機組正常工作,設置如下系統:
1.4.1 燃油系統
燃油系統由燃油艙、電動燃油泵等設備及供油、調撥、注入、透氣、溢流、測量等管系組成,并配有相應的管系附件。
本系統設有2臺電動燃油泵,用于低位燃油艙向高位燃油艙之間的燃油調駁、燃油艙內燃油泵至船外及雜用。
在主甲板上易于接近的地方設有1個速閉閥控制箱,機艙失火時可以用氣動的方式快速關閉燃油艙的快關閥。
燃油標準:國標0#柴油(GB 252-2011)或-10號柴油(GB 252-2011)。
本系統主要設備性能參數:
(1)電動燃油泵:
排量 3.3 m3/h
壓力 0.33MPa
功率 1.5 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2臺
本系統管路為無縫鋼管,酸洗;閥件采用鑄鋼材質。
1.4.2 滑油系統
主機組和發電機組均為濕式油底殼式。機艙內設有重力滑油柜1個。滑油依靠重力向主機組和發電機組加注滑油。本系統設有1臺電動污油泵和1臺污滑油手搖泵,主機組和發電機組油底殼的污油由手搖泵排至機艙內的污油艙,污油艙內的污油由電動污油泵排至岸上接收設施。
本系統主要設備性能參數:
(1)電動污油泵
排量 3.3m3/h
壓力 0.33MPa
功率 1.5 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2)污油手搖泵
流量 48l/min
壓力 0.245MPa
數量 1臺
本系統管路為無縫鋼管,酸洗;閥件采用鑄鋼材質。
1.4.3 冷卻水系統
本船主機采用閉式(淡水)部分和開式(海水)部分組成,用淡水冷卻柴油機,用海水冷卻滑油和淡水。淡水系統由集成在主機上的淡水泵(機帶)、淡水冷卻器、調溫器、膨脹水箱等組成。海水系統由海水閥箱、海水總管、海水濾器、海水泵(機帶)、管系及管路附件組成。主機海水泵從海水總管吸入海水,在冷卻主機后,一路冷卻齒輪箱后從排氣管排出舷外,另一路經尾軸管排出舷外。發電機組的冷卻海水由海水總管進入,冷卻主發電機組后從排氣管排出舷外。
本系統海水系統管路為紫銅管;閥件采用青銅。
1.4.4 排氣系統
主機和發電機組的廢氣,由各自獨立的排氣管系從舷側排出。主機和發電機組的排氣系統由膨脹接頭、排氣管、消音器等組成。排氣管采用不銹鋼管,干式排氣管外均包覆絕熱材料,以防止熱量散失至機艙和避免工作人員燙傷。
1.5 主機組監測和控制系統
主機組可在駕駛室和監控室監測遙控,也可在機旁就地監測控制,機旁控制優先,監控室監控室連續有人值班,值班人員在機艙備車和定期巡視。
駕駛室設有駕控臺,具有控制主機起停、緊急停車、越控、加減油門以及齒輪箱的正倒車、離合功能,并對主機組運行參數如轉速、滑油壓力、淡水溫度等進行監測報警。
監控室設有監視臺,具有控制主機起停、緊急停車、加減油門以及齒輪箱的正倒車、離合功能,并對主機組運行參數如轉速、滑油壓力、淡水溫度等進行監測報警。
機旁設有監控儀表板,具有控制主機起停、加減油門以及齒輪箱的正倒車、離合功能。并對主機組運行參數如如轉速、滑油壓力、淡水溫度等進行監測報警。
2 船舶系統
船舶系統由以下系統組成:
(1)艙底水系統
(2)艙底油污水系統
(3)全船透氣、注入、測量及溢流系統
(4)水消防系統
(5)水炮系統
(6)固定式CO2滅火系統
(7)日用海、淡水系統
(8)生活污水系統
(9)甲板漏水及泄水系統
(10)通風系統
(11)空調系統
(12)壓縮空氣系統
(13)海水管系防腐防污系統
2.1 艙底水系統
本系統主要對該船實施日常艙底積水排出及水密艙段破損進水后的排水。
在機艙設1臺艙底總用泵、1臺消防總用泵(兼艙底泵)。主船體每個水密隔艙均設吸入支管及吸入口,吸入支管均連接到機艙艙底水總管。機艙設直通艙底泵吸口。在機艙設主機海水泵應急艙底水吸口。
在首艙設1臺噴射泵,用作首艙艙底疏排水。
(1)艙底總用泵
型式 立式自吸離心泵
流量 30m3/h
揚程 35mH2O
功率 7.5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2)消防總用泵
型式 立式自吸離心泵
流量 30m3/h
揚程 35mH2O
功率 7.5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3)噴射泵
流量 10m3/h
揚程 5mH2O
工作水壓力 0.3MPa
工作水耗量 12 m3/h
數量 1臺
本系統管路為紫銅管;閥件采用青銅材質。
2.2 艙底油污水系統
本船設1臺油污水處理裝置,用于處理機艙和尾艙內的艙底污油水。用日用艙底泵將污油水收集至艙底水艙,污油水經處理達到國際標準后排出舷外,污油排至污油艙。靠岸時由電動污油泵將污油艙里的污油排到岸上接收設施中。
(1)油污水處理裝置
處理量 0.25m3/h
排放水含油量 15ppm
功率 1.5kW
電制 3f 380V 50Hz
排油方式 手動、自動
數量 1臺
(2)日用艙底泵
流量 1.28m3/h
壓力 0.3MPa
功率 1.5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本系統管路為紫銅管;閥件采用青銅材質。
2.3 全船透氣、注入、測量及溢流系統
本船燃油艙、艙底水艙、污油艙及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等在開敞甲板均設有帶金屬防火網的空氣管頭。淡水艙及空艙設有通往主甲板的空氣管頭。
燃油艙、淡水艙通過設在主甲板上的注入頭進行補給。
1、2號高位燃油艙均裝有磁翻轉液位計,其中的1號日用燃油艙的磁翻轉液位計帶液位控制功能,當液位低(或高)于規定值時,該液位計可控制電動燃油泵啟動(或停止),自動(或停止)向日用燃油艙注油。其他燃油艙設壓力式液位計,可在監視室顯示液位。淡水艙、污油艙、艙底水艙設有測深管,通過測深尺測量液位。
本系統管路為無縫鋼管。
2.4 水消防系統
本系統主要對本船實施水消防、沖洗甲板及錨鏈提供海水等。
機艙設1臺消防總用泵,1臺艙底總用泵(兼消防泵)。消防總管沿甲板從機艙貫穿至甲板室前部。設消防栓若干,每個消防栓附近布置1套消防附件,包括消防水槍1個,消防水龍帶1根。消防水槍選用水霧/水柱兩用型水槍。主甲板尾部的消火栓處配有1個消防國際通岸接頭。
另配1臺柴油機應急消防泵。
(1)消防總用泵
型式 自吸式離心泵
流量 30m3/h
揚程 35mH2O
功率 7.5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2)柴油機應急消防泵(移動式)
流量 30m3/h
揚程 40mH2O
數量 1臺
本系統管路為紫銅管;閥件采用青銅材質。
2.5 水炮系統
本系統可作外消防也可作防暴用。低速航行或停泊時,在靜風和工作壓力下水炮射程不小于60m。系統由水炮、水炮泵組、變頻控制柜及相關管路組成。
本系統主要設備性能參數:
(1)遙控水炮
射程 不小于60m(工作壓力下、無風時)
回轉角度 350
俯仰角度 -30 ~+70 (可根據要求調整)
數量 1臺
(2)水炮泵組
流量 140 m3/h
揚程 86 mH2O
功率 55 kW
電制 3f AC380V 50Hz
數量 1臺
(3)變頻控制柜
功率 55 kW
防護等級 IP23
數量 1臺
本系統管路為無縫鋼管,鍍鋅;閥件采用鑄鋼材質。
2.6 固定式滅火系統
本系統由CO2貯液瓶、噴嘴、釋放閥箱及相關管路組成,專供機艙滅火。滅火裝置設置在甲板室的滅火站內,釋放方式為手動。設有自動疏散報警功能,開啟操縱箱的同時,自動有疏散報警信號至機艙,延遲15~30s后,關閉風機和艙口蓋,在滅火站內手動啟動貯液瓶瓶頭閥,即可達到滅火目的。滅火裝置設68l的貯液瓶4個及手動釋放操縱箱1個,每瓶貯液瓶的充裝率為0.67kg/l,充裝CO2共180kg。
本系統管路為無縫鋼管,鍍鋅;閥件采用鑄鋼材質。
2.7 日用海、淡水系統
設1套海、淡水組合式壓力水柜,向全船淡水用戶提供飲用水,洗滌淡水,工作淡水;給衛生間沖洗馬桶和為生活污水處理裝置、污油水處理裝置提供沖洗用海水。淡水經過1套船用飲用水處理裝置處理后為廚房等飲用水供水處供水。另設有1臺淡水手搖泵在廚房,在供水設備故障和停電情況下向廚房供應淡水。
浴室設有速熱式電加熱淋浴器,提供洗滌用熱水。
(1)海、淡水組合式壓力水柜
工作壓力 0.4 MPa
容量 0.2/0.2m3
電機功率 2 2.2 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2)船用飲水處理裝置
處理能力 500l/h
數量 1臺
(3)淡水手搖泵
流量 20L/min
壓力 0.24 MPa
數量 1臺
(4)速熱式電熱淋浴器(帶漏電保護裝置)
功率 6 kW
電制 1f 220V 50Hz
數量 2臺
本系統淡水管路為不銹鋼管;閥件采用不銹鋼材質。海水管路為紫銅管;閥件采用青銅材質。
2.8 生活污水系統
本船設置1套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該裝置采用生化處理法將廁所排放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處理后的水質可達到排放標準,由舷側排出。收集處理過程全自動控制,并具有故障自動報警功能。另設國際通岸接頭,靠岸時可排到岸上的生活污水收集設備。
(1)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適用人數 18人
排放標準 TSS 35mg/l,大腸菌群 100/100ml
功率 3.5 kW
電制 3f 380V 50Hz
數量 1臺
本系統管路為紫銅管;閥件采用青銅材質。
2.9 甲板漏水及泄水系統
上層甲板的雨水、沖洗水、積水靠重力經甲板漏水管排至主甲板,主甲板上的積水再由甲板漏水口從舷側排出。
室內艙室的灰水靠重力經疏排水管排至舷外。
本系統管路為無縫鋼管,鍍鋅。
2.10 通風系統
本船航行時機艙設置有2臺軸流風機對機艙進行抽風換氣。主甲板下居住艙室以及監視室、前儲藏艙、尾艙設置均采用獨立的風機機械通風,衛生間、浴室、廚房均采用機械抽風和自然進風方式換氣,保證船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本系統風管材料為0.5mm厚的鍍鋅薄鋼板或螺旋風管。
2.11 空調系統
本船設有中央空調系統,使在夏季環境溫度35℃、相對濕度70%條件下,空調房間內溫度達到27 n;2℃。冬季可采用逆循環,給空調艙室適當加熱。
冷凝水靠重力匯入住艙底部的凝水排放裝置后再排出舷外。
系統主要包括:2臺風冷空調外機、1臺空調凝水排放裝置、21臺室內機。
主要設備性能參數:
(1)風冷空調外機
制冷量120000Btu/h
制熱量 120000Btu/h
數量 1臺
(2)風冷空調外機
制冷量140000Btu/h
制熱量 140000Btu/h
數量 1臺
(3)空調凝水排放裝置
數量 1臺
(4)室內機
數量 21臺
冷凝水管路為無縫鋼管,鍍鋅。
2.12 壓縮空氣系統
本系統主要用于海底閥吹洗、CO2滅火系統的吹洗、尾軸密封、快關閥、爐灶、鉗工臺雜用和氣笛等的工作。本系統由1臺空氣壓縮機、1只空氣瓶、1只霧笛、1套減壓單元及相應的管路和閥件組成。
本系統主要設備性能參數:
(1)空氣壓縮機(帶自卸荷自起動控制裝置,帶起動控制箱)
排氣量 10m3/h
工作壓力 1.0MPa
電制 3f 380V 50Hz
功率 1.5kW
數量 1臺
(2)空氣瓶
型號 A0.16-1
容量 160l
工作壓力 1MPa
數量 1支
(3)氣笛和信號控制單元(含電控膜片式空氣氣笛、氣笛儲壓裝置、自動霧笛控制器)
工作壓力 1.0MPa
氣笛儲壓裝置容積 40l
數量 1套
本系統管路材料采用無縫鋼管。
2.13 海水管系防腐防污系統
為延長通海閥箱、海水總管等設備的使用壽命,維持柴油機、發電機組及各種海水泵的工作效率,減少維修費用,本船設置了電極式海水管系防腐防污系統。
本系統主要由1套電極式海水管系防腐防污裝置組成。
本系統主要設備性能參數:
海水管系防腐防污裝置
數量 1船套
處理流量 (0~200) m3/h(每閥箱)
消耗功率 100W (最大)/每電極
動力電源 1f 220V 50Hz
10 | 輪機主要設備明細表 | WMY824-010-11MX | |||
11 | 大型鑄鍛件明細表 | WMY824-010-12MX | |||
12 | 電氣說明書 | WMY824-010-13SM 1 概述 1.1 規范、法則及航區 本船電氣系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漁船檢驗局《鋼質海洋漁船建造規范》(2015)及修改通報和中國漁業船舶檢驗局《漁業船舶法定檢驗規則》(2000)及其最新修改通報的有關規定,按照近海航區進行設計,保證本船在海上航行及執行任務時的航行安全。 2船舶電氣 2.1電源裝置 2.1.1主電源 本船主電源由2臺柴油發電機組組成,每臺發電機組輸出三相AC400V、50Hz、100kW的電能,電站總功率為200kW。 一般情況下,1臺柴油發電機組能滿足全船設備的用電需要。2臺柴油發電機組可互為備用,也可并聯運行或負載轉移。當船舶海上作業使用水炮時,2臺發電機組需并聯運行供電。 2.1.2變壓器 本船設船用三相40kVA變壓器2臺,布置在機艙。通過變壓器將AC400V主電源變換為AC230V,供給正常照明、通信導航設備和日用生活用電設備等。1臺變壓器可滿足全船通信導航、正常照明等220V設備的用電需要,2臺變壓器互為備用。 2.1.3DC24V電源 本船DC24V電源由自動充放電板、應急充放電板、無線電分配電箱及蓄電池組成。 設蓄電池10組(28塊)。采用密封閥控鉛酸免維護型蓄電池,其中,蓄電池為12V 200Ah(10h放電率)26塊,12V 100Ah(10h放電率)2塊。具體配置如下: 名稱 蓄電池 充電方式 主機起動蓄電池組 2組(每組輸出24V 400Ah)(每組4塊 200Ah) 主機機帶充電機充電; 自動充放電板補充充電 癱船起動專用蓄電池組 1組(每組輸出24V 200Ah)(每組2塊 200Ah) 癱船起動專用充電器充電 發電機組起動蓄電池組 3組(每組輸出24V 200Ah) (每組2塊200Ah) 機組機帶充電機充電; 自動充放電板補充充電 主機監控蓄電池組 1組(輸出24V 200Ah) (2塊200Ah) 自動充放電板充電 日用蓄電池組 1組(輸出24V 200Ah) (2塊200Ah) 自動充放電板充電 應急蓄電池組 1組(輸出24V 600Ah) (6塊200Ah) 應急充放電板充電 無線電備用蓄電池組 1組(輸出24V 100Ah) (2塊100Ah) 無線電分配電箱充電 2.1.4配電裝置 本船配電系統通過主配電板、自動充放電板、應急充放電板、岸電箱、各類分配電箱及駕控臺配電組件等將電能分配給各用戶。本船的重要電力負荷和較大功率的電力負荷均由主配電板直接供電,小功率的負荷按系統由分電箱集中供電。對主機監控、部分無線電設備、自動充放電板及航行信號燈等重要負載,均為兩路供電。 2.1.5主配電板 本船在監控室設主配電板1座(含組合起動屏),約4屏。主配電板制作成前門的框架結構,落地安裝,板前維修,板前設置絕緣扶手,并設有板前照明燈,主配電板的防護等級為 IP22。主配電板上設有電壓表、電流表、功率表、功率因數表、兆歐表、同步表、頻率表、逆功率繼電器、自動并車控制器、有功功率分配器及電網絕緣監測儀等。 主配電板設Schneider系列發電機組主開關,帶電動合閘機構、電子脫扣器、欠壓脫扣器等附件,具有過載、短路、欠壓等保護功能;主配電板采用Schneider系列的AC380V負載開關和AC220V負載開關,能對各負載進行配電和保護。 主配電板內設有以下聯鎖電路: (1)發電機與岸電之間的聯鎖,即任一發電機在網時岸電不能投入,反之,岸電在網時任一發電機不能投入; (2)發電機防冷凝加熱器供電與發電機主開關聯鎖,即發電機運行時禁止向防冷凝加熱器供電; (3)應急充放電板與主配電板聯鎖,即當主配電板AC220V失電時,應急充放電板向應急照明燈供電,并在主配電板上指示。 本電站為半自動電站,其控制裝置實現的主要功能如下: (1)2臺發電機組間能以自動或手動方式進行并聯,并聯運行時可自動調頻調載,實現有功功率自動均衡分配; (2)2臺發電機組并聯運行,負荷率大于90%時,自動卸載廚房設備或空調; (3)設有重載(水炮)詢問環節,起動前需進行重載詢問; (4)報警及保護功能。 2.1.6自動充放電板 本船在監控室設自動充放電板1座。裝置為鋼質結構,板前維護,落地式安裝,防護等級為 IP22。 自動充放電板由2只供電模塊、2只充電模塊及配電部分組成。供電模塊作為DC24V電源,分別向船上DC24V用電設備及主機監控設備供電;充電模塊主要用于向機艙各蓄電池組充電;能均衡充電和浮充電自動轉換。并設有電壓表、電流表對蓄電池充放電監視;設有絕緣監視儀,用于監視電網絕緣狀態,當絕緣不正常時發出聲光報警,同時可將報警信號延伸至機艙微機監測系統。 2.1.7應急充放電板 本船在配電柜設應急充放電板1臺。本板為鋼質結構,板前維護,壁掛式安裝,防護等級為 IP22。 應急充放電板由1只充電模塊及配電部分組成。本板對應急用電設備進行配電及控制,設有對應急充放電控制的主回路,可對應急蓄電池進行浮充電,應急時作為航行信號燈、廣播、報警、應急照明、無線電等設備的DC24V應急電源;當AC220V主電源失電時,本板能自動接通應急照明燈,為本船應急照明系統供電;設有電壓表、電流表對應急蓄電池充放電監視;設有絕緣監視儀,監視電網絕緣狀態,當絕緣不正常時發出聲光報警,同時可將報警信號延伸至機艙微機監測系統。 2.1.8無線電分配電箱 本船在駕駛室設無線電分配電箱1臺,為無線電設備提供AC220V電源和DC24V備用電源。由1只充電模塊和配電部分組成,可對無線電蓄電池進行浮充電。 2.1.9分配電箱 本船配置有電力、照明、空調、生活設備等分配電箱,按類別或區域對其系統進行供電和保護,分配電箱均由主配電板直接供電。 本船在機艙設1個癱船起動專用充電器,僅用于為癱船起動蓄電池組實時充電。 2.1.10岸電箱 本船在第一層甲板室后外壁設3?,AC380V,100A岸電箱1只,防護等級IP56,具有過載、短路、欠壓、逆序、斷相等保護及自動相序轉換等功能,設有電度表,可輸入3?,AC 380V,50Hz的岸電至主配電板,以滿足船停靠碼頭時用電需要。 設有手動滑環式岸電電纜卷車1臺,配岸電電纜約100米。 2.2駕控臺 本船設駕控臺1座。用于對船舶運行實施集中控制,可對主機、操舵儀、航行信號燈、通信及導航等設備進行監測、控制。 駕控臺具有區域配電功能,在臺內設有照明配電組件、24V配電組件、220V配電組件等,這些組件提供各設備所需電源、控制及保護。 2.3監控臺 本船在監控室設集控臺1座,為鋼質結構,防護等級為 IP22。臺內設有AC220V配電組件和DC24V配電組件。可通過機艙微機監測系統,對重要設備的主要參數指標進行監視。當主推進系統、柴油發電機組及其他重要設備的監測參數越限或故障時,集控臺上有聲光報警顯示信號。可在集控臺上對主推進系統進行操縱。 2.4電力拖動控制設備 2.4.1操舵儀、舵角指示器及推進器轉速指示器 (1)本船設有隨動操舵儀1套。與液壓舵機配套使用。主操舵臺設在駕駛室,具有隨動、手動兩種操縱方式;簡易操縱臺設在尾艙,具有手動操縱方式。并具有舵機失電、斷相、過載、液位低等報警功能。 (2)本船設有舵角指示器1套,此裝置獨立于操舵儀,可指示舵葉實際角度,顯示部位設于駕駛室、尾艙。 (3)本船設有推進器轉速指示器1船套,該設備能把尾軸轉速傳至駕駛室、監控室顯示。 2.4.2錨機控制設備 錨機控制設備隨機配套。在主甲板首部配置1套錨機油泵機組控制箱(含主令控制器),對錨機進行起、拋錨控制。 2.4.3絞盤機控制設備 絞盤機控制設備隨機配套。在主甲板后設絞盤機主令控制器,并在尾艙相應配有絞盤機控制箱,對主甲板后絞盤機電動機進行收、放纜控制和過載、短路及失壓等保護。 2.4.4風機、油泵和空調應急切斷裝置 一旦機艙失火,可通過設在主甲板機艙出口處、駕控臺、CO2施放報警箱等處的按鈕手動遙切機艙風機和油泵。全船(除機艙外)失火,可通過設在駕控臺上的按鈕手動遙切全船艙室空調和除機艙外的各艙室風機。 2.4.5水炮控制設備 本船配有水炮變頻控制柜1套,能實施變頻起/停,該控制設備能最大限度地減輕水炮起動時對電網的沖擊。水炮變頻控制柜與主配電板間設有 重載詢問 線路,水炮使用前需進行負荷詢問。水炮泵組電機的運行、停止和故障報警延伸至機艙微機監測系統。 2.4.6其它泵等的控制 本船對于功率大于0.5kW的泵類及風機負載,均設有相應的起動器,對電動機進行過載、斷相、失壓、短路等保護。 2.5助航設備和船內信號報警裝置 2.5.1助航設備 本船駕駛室前部玻璃窗上裝有1只平移刮水器(帶噴水裝置)與2只旋轉視窗,控制開關設在駕控臺上。在駕控臺上配有霧航氣笛控制器1只,可對氣笛進行自動、手動控制。 在駕駛室頂部設有1只AC220V 約1000W帶電動遙控探照燈,用于搜索海面及巡邏照明,可在駕駛室進行遙控。 在羅經甲板前部設長排組合警燈1只,用于海上執法警示。 2.5.2應急車令、應急舵令設備 設有駕駛室與機艙、監控室間的應急車令收、發訊裝置;駕駛室與舵機艙舵機操縱部位間的應急舵令收發信號裝置等。 2.5.3通用報警系統 本船設有全船通用緊急報警系統1套,當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在駕駛室、船長室、滅火站、救生部位對全船通道、公共場所及有關艙室發出聲響報警信號。本系統與廣播系統、霧笛控制器接口,通過廣播系統、霧笛使報警信號覆蓋全船;與火災探測報警系統接口,當發生火警后2min無人應答,火警信號自動接通本系統。 2.5.4探火、滅火報警設備 (1)探火報警系統 本船設有地址編碼式火災報警控制器1套,配有感煙、感溫探測器及聲光報警器。一旦發生火災,能在火災報警控制器上進行聲光報警,指示出火災報警的部位,并發出聲光報警信號,以便及時撲救。 (2)CO2施放報警系統 CO2施放報警系統隨滅火站設備配套。機艙一旦發生火情,可在滅火站的CO2施放報警箱上對機艙先發出疏散聲光報警,約20s后,人員已撤離完畢,在滅火站操縱滅火閥,對機艙用CO2進行滅火。 2.5.5艙室進水報警系統 設置艙室進水報警系統1套,能對全船各底艙是否進水的情況進行監測,當底艙進水時,通過進水報警設備進行報警,并指示出相應的艙室。 2.5.6機艙微機監測系統 本船設機艙微機監測系統1套,主要實現如下功能: (1)本系統可經各類I/O模塊和現場總線型式,對主要機電設備(主機、發電機組、各類泵組、空壓機、舵機、火災報警等)進行集中監測。 (2)具有彩色圖形顯示及常規列表顯示功能;可采集設備的實時參數直觀顯示;當某參數越限時,除通常聲光報警外,還可在顯示屏上跳出一小窗口顯示故障部位、故障類型;具有中文即時打印,當天或歷史報警打印功能;具有自動將當天報警歷史內容存檔等功能。 (3)本系統終端設備安裝在監控室。 2.6照明系統 本船設有AC220V 供電的正常照明和DC24V 供電的應急照明。各艙室均設有AC220V 插座,主要工作艙室設有DC24V可移照明插座,并配有手提燈。 正常照明系統采用3?、AC220V、50Hz電源,經照明分電箱使負載基本平衡后輸出單相雙線制AC220V電源供給各照明支路及小型日用電器。 正常照明主要采用LED燈具,對于露天及外走道等處選用LED防水壁燈。本船正常照明采用區域配電方式供電,重要艙室照明為兩路供電,燈點交錯布置。 大部分艙室設有AC220V插座,在主要工作艙室及通道設有DC24V插座,并配有手提照明燈,以便臨時照明。 本船在駕駛甲板首、尾部各設有AC220V 400W投光燈2只,主要用于甲板面照明。 本船設DC24V應急照明系統1套,在一些重要艙室、通道及公共場所均設有LED應急照明燈。當正常照明失電時,可自動接通應急照明電源。 本船在駕駛甲板(救生筏部位)左、右舷各設置1只DC24V 100W的應急投光燈,主要用于應急時對救生筏登乘處進行照明。 2.7航行信號燈 本船根據《漁業船舶法定檢驗規則》(2000年),進行航行信號燈和助航設備的配置。 在駕駛室駕控臺上設有航行信號燈控制板,對航行燈和信號燈實行控制和故障報警。航行燈由可自動轉換的兩路電源供電,含左舷燈1只,右舷燈1只,桅燈2只,尾燈1只,錨燈1只,拖帶燈1只、失控燈2只,手提式白晝信號燈1只等。 2.8電纜 本船電纜采用船用低煙、無鹵、阻燃熱固型交聯聚乙烯絕緣鍍錫銅絲編織鎧裝電力電纜,主要采用CJ85/SC型電力電纜。對于在失火時需繼續工作的設備(如火災探測報警系統等)采用CJ85/NC型耐火電纜;對有特殊要求的監控和通信導航設備則選用信號、控制或射頻電纜。 岸電及可移設備采用船用軟電纜(CEFR/SA)。 3通信導航 3.1通信設備 為保證本船與其它船舶和本船與岸基的通信聯絡、船內指揮和通話、滿足GMDSS(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以及其他特殊要求,應配有以下通信設備: MF/HF電臺(含DSC) 1套 VHF無線電話(含DSC) 1套 NAVTEX接收機 1套 漁政專用電臺 1套 手持對講機 4套 聲力電話 1套 程控電話 1套 公共廣播系統 1套 輪機員報警系統 1套 雙向VHF無線電話 3套 衛星無線電示位標 1套 搜救雷達應答器 2套 海上通系統 1套 3.1.1MF/HF電臺 配MF/HF電臺1套,主要用于本船與其它船、本船與岸基之間遠距離通信,并具有DSC功能,進行遇險及安全通信。 3.1.2VHF無線電話 配VHF無線電話1套,主要用于本船與岸基、本船與友鄰船之間近距離的通信聯絡,在70頻道上連續值守。 3.1.3NAVTEX接收機 配NAVTEX接收機1套,用于自動接收、選擇和存儲并打印出所需海岸電臺播發的有關信息。 3.1.4雙向VHF無線電話 配3套雙向VHF無線電話,用于船遇險時救生船筏之間、救生船筏與船之間、以及救生船筏與救助船之間的呼叫及通信。 3.1.5衛星無線電示位標 配衛星緊急無線電示位標1套,主要用于在本船遇險時向極軌道衛星發射406MHz遇險信號和尋位信號。 3.1.6搜救雷達應答器 配搜救雷達應答器2套,當本船遇險時,能發射特定信號,實現指示自身位置,以便求救。 3.1.7漁政專用電臺 配漁政專用電臺1套,主要用于本船與漁船之間通信聯絡。 3.1.8公共廣播系統 配公共廣播系統1套,主要用于船長向全船發布命令和通知、對船外喊話、收聽AM/FM廣播節目和CD播放等,設備與通用報警接口。 3.1.9聲力電話 配聲力電話1套,用于駕駛室與船上監控室、機艙、尾艙、滅火站等工作部門之間的通話聯絡及應急通話。 3.1.10程控電話 配程控電話1套,用于各艙室之間的通話聯絡。 3.1.11輪機員報警系統 本船配輪機員報警系統1套,用于輪機人員之間的呼叫、對講。 3.1.12海上通系統 本船配海上通系統1套,用于船舶寬帶通信,該系統在各艙室配無線路由器,可實現無線上網功能 3.1.13手持對講機 本船配手持對講機4套,主要用于船舶日常通訊。 3.2導航設備 為保證本船在海上航行及執行任務時的正常安全航行,實時、精確、連續地測量和顯示本船經度、緯度、航向、航速、水深等導航信息,本船配置導航設備如下: 導航雷達 2套 北斗用戶機終端 1套 測深儀 1套 自動識別系統(AIS) 1套 電子海圖系統 1套 復示磁羅經 1套 電羅經 1套 GPS接收機 1套 3.2.1導航雷達 配導航雷達(4kW,6ft)1套,X波段,用于監視本船周圍的海面情況,保證航行安全。可對本船周圍海上目標進行搜索、跟蹤,并測定其方位、距離等數據,可與GPS、AIS、羅經等設備接口,具有ARPA功能。 配導航雷達(4kW,4ft)1套,X波段,用于監視本船周圍的海面情況,保證航行安全。可對本船周圍海上目標進行搜索、跟蹤,并測定其方位、距離等數據,可與GPS、AIS、羅經等設備接口,具有ARPA功能。 3.2.2電羅經 配電羅經1套,主要用于本船在海上航行及執行任務時測量并顯示本船航向,并可向導航雷達、AIS、自動舵、光電取證監控系統等設備發送航向信息。 3.2.3復示磁羅經 配復示磁羅經1套,為電羅經的備用設備,用于測量和顯示本船磁航向。 3.2.4北斗用戶機終端 配北斗用戶機終端1套,作為本船GPS系統的備份,主要用于為本船定位,也可用于與遠距離移動網絡覆蓋的區域和中心、其他北斗用戶機終端及手機進行短信通信。設備有北斗定位及GPS定位兩種工作模式,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 3.2.5測深儀 配測深儀1套,用于本船低速航行時測量、記錄和顯示本船與海底的相對深度以及航行進入淺水區域時報警。 3.2.6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 配AIS 1套,能提供靜態、動態、有關導航及安全短信息,與電羅經、北斗用戶機終端等接口。 3.2.7電子海圖系統 本船配有電子海圖系統1套。用于航線設計、航路監視、自動存儲本船航跡和航行報警等。 3.2.8GPS接收機 本船配GPS接收機1套,主要用于接收GPS衛星信號,確定本船位置,顯示經度、緯度和時間等信息。 3.3其它 3.3.1光電取證及全船電視監視系統 設光電取證及全船電視監視系統1套,系統主要有兩個功能:首先,系統能在白天和夜晚對全船重要部位(如前甲板,機艙等)及周圍海面的實時監視,且滿足夜間航行的檢查;其次,系統能對一定范圍內的海域環境和違法船只作全方位監視取證。具有自動、手動搜索、跟蹤捕獲目標的能力。光電取證作用距離如下: 白天:在能見度 20km條件下,探測20m 8m以上目標的距離為15km,識別該目標的距離為8km。 夜晚:在大氣環境良好的條件下,采用紅外成像系統探測20m 8m以上熱目標的距離為8km,識別該目標的距離為4km,采用500mm長焦鏡頭以及15W激光照明器同步配合,可看到1500m處1m 1m的船名船號。 3.3.2全船網絡系統 本船配全船網絡系統1套,該系統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組成: (1)船舶局域網 船舶局域網系統采用星型拓撲結構的以太網,使用阻燃、屏蔽雙絞線布線,考慮設備減震與電磁防護,滿足船舶的電磁兼容要求,為信息傳送、信息存儲、信息處理和信息共享提供網絡平臺。 (2)遠程通信系統 遠程通信系統實現局域網內用戶通過船舶上的4G路由器及配套的無線通信終端進行遠程數據通信。 (3)船舶動態信息系統 本系統能夠實時采集、處理船舶的航行動態數據,采集的設備包括:電羅經、測深儀、AIS、GPS等。本系統對采集的數據處理后通過標準化格式輸出,供各部門查詢使用,其數據可被其他應用系統調用。 本系統通過網絡接口可與光電取證及全船電視監視系統相連,通過4G路由器及配套的無線通信終端與岸基間的圖像進行傳輸。 (4)全船網絡系統管理軟件 在船舶上建立統一的門戶網站。設全船網絡系統管理軟件1套,各房間電腦無需安裝專有的客戶軟件。每間房間均設置網絡接口,船員通過IE瀏覽器就可以實時查看視頻監控圖像、訪問互聯網、收發電子郵件等。可設置不同的訪問權限。 3.3.3衛星電視接收系統 配Ku波段衛星電視接收系統1套,主要用于在電視信號覆蓋區域內接收衛星電視節目,豐富船員的日常生活。 在會議室設65寸液晶電視1臺、在各船員艙室、餐廳設32寸液晶電視,另設筆記本電腦2臺、夜視望遠鏡2套,DVD、數碼攝像機、投影儀、數碼照相機各1套。 | |||
13 | 電氣主要設備明細表 | WMY824-010-14MX | |||
14 | 舾裝備品、供應品明細表 | WMY824-010-15MX | |||
15 | 輪機備品、供應品明細表 | WMY824-010-16MX | |||
16 | 電氣備品、供應品明細表 | WMY824-010-17MX | |||
商務規格偏離表 | |||||
號 | 目錄 | 招標商務條款 | 投標商務條款 | 偏離情況 | 說明 |
(一)免費保修期內售后服務條款偏離表 | |||||
1 | 免費保修期 | 貨物免費保修期 壹 年,時間自最終驗收合格并交付使用之日起計算。 | |||
2 | 維修響應及故障解決時間 | 在保修期內,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投標人保證在接到通知24小時內趕到現場進行修理或更換;如需返廠維修的,產生的費用由投標人承擔。 | |||
3 | 售后培訓 | 設備安裝調試完畢后一星期內,乙方為需方免費提供技術培訓服務,直到甲方使用人員正確掌握設備的工作原理、構造、操作和維護保養事項。之后,若需方有要求,供方仍應免費提供技術培訓服務。 | |||
4 | 其他 | 保修期內發生的非人為損壞故障,投標人保證免費維修或更換。投標人提供服務質量承諾書。 | |||
p; p; | |||||
(二)免費保修期外售后服務條款偏離表 | |||||
1 | 維修響應 | 在保修期外,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投標人保證在接到通知24小時內趕到現場進行修理或更換; | |||
2 | 費用 | 在免費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僅收取最優惠價的配件成本費,不收取差旅費、人工費等其他費用。 | |||
p; p; | |||||
(三)其他商務條款偏離表 | |||||
1 | 關于交貨 | 1.1簽訂合同后 360 天(日歷日)內。(包括圖紙審查時間) | |||
1.2投標人必須承擔的設備運輸、安裝調試、下水試航、驗收檢測和提供船舶檢驗證書、設備操作說明書、圖紙等其他類似的義務。 | |||||
2 | 關于驗收 | 2.1投標人貨物經過雙方檢驗認可后,簽署驗收報告,產品保修期自驗收合格之日起算,由投標人提供產品保修文件。 | |||
2.2當滿足以下條件時,采購人才向中標人簽發標的快艇驗收報告: a、中標人已按照合同規定提供了全部產品及完整的技術資料。 b、標的300噸漁政船符合招標文件技術規格書的要求,性能滿足要求。 c、標的300噸漁政船具備安全適航條件。 | |||||
3 | 付款方式 | 合同款分四期支付: a、第一期款,在合同簽訂后支付合同總價款的約45%(根據中標價確定支付比例); b、第二期款,在300噸漁政船主體工程建造完成后,支付合同價款的30%; c、第三期款,船艇建造完工驗收合格后支付尾款25%(提供質保函,以銀行保函形式提供,質保函額度為合同總價的10%)。 | |||
4 | 企業認證 | 投標人取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 |||
5 | 財務狀況 | 投標人財務狀況良好,2014-2016年連續3年盈利增長,提供會計事務所或審計機構出具的報告; | |||
6 | 信用情況 | 投標人連續3年(2014-2016年)獲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證書。 | |||
評標信息 | ||||||
序號 | 評分項 | 權重 | ||||
1 | 價格 | 30 | ||||
2 | 技術部分 | 52 | ||||
序號 | 評分因素 | 權重 | 評分方式 | 評分準則 | ||
1 | 技術保障措施 | 3 | 專家打分 | 考察內容:投標人詳細說明在建造本船的技術保障措施。 (1)技術團隊(權重1分),投標人自有技術人員從事船體、船機、船電專業高級工程師4名以上,工程師4名以上,有1項不滿足扣50分,都不滿足不得分(提供技術人員職稱證書證明文件及近三個月的社保證明文件) (2)技術方案、綜合性能(權重1分),投標人詳細說明在建造本船的技術方案和船舶綜合性能。評審委員會根據響應情況進行橫向比較,按優100分,良80分,中60分,差0分打分。 (3)投標人詳細說明在建造本船艇投入的廠房、船塢、艇臺、切割焊接、吊裝、檢測設備等(權重1分)。 評審委員會根據響應情況進行橫向比較,按優100分,良80分,中60分,差0分打分。 | ||
2 |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 3 | 專家打分 | 考察內容:投標人詳細說明船艇建造安全保障措施,評標委員會根據響應情況進行橫向比較,按優100分,良80分,中60分,差0分打分。 | ||
3 | 技術規格偏離情況 | 46 | 專家打分 | 投標人應如實填寫《技術規格偏離表》,評審委員會根據技術需求參數響應情況進行打分,各項技術參數指標及要求全部滿足的得100分,每負偏離一項扣10分 | ||
3 | 商務需求 | 8 | ||||
序號 | 評分因素 | 權重 | 評分方式 | 評分準則 | ||
1 | 免費保修期內售后服務條款偏離情況 | 4 | 專家評分 | 投標人應如實填寫《免費保修期內售后服務條款偏離表》,評審委員會根據響應情況進行打分,全部滿足要求的得100分,每負偏離一項扣25分。 | ||
2 | 免費保修期外售后服務條款偏離情況 | 1 | 專家評分 | 投標人應如實填寫《免費保修期外售后服務條款偏離表》,評審委員會根據響應情況進行打分,全部滿足要求的得100分,每負偏離一項扣50分。 | ||
2 | 其他商務條款偏離情況 | 3 | 專家評分 | 投標人應如實填寫《其他商務條款偏離表》,評審委員會根據響應情況進行打分,全部滿足要求的得100分,每負偏離一項扣25分。 | ||
4 | 綜合實力部分 | 10 | ||||
序號 | 評分因素 | 權重 | 評分方式 | 評分準則 | ||
1 | 誠信 | 5 | 專家評分 | 根據《深圳市財政委員會關于加強招投標評審環節誠信管理的通知》(深財購[2013]27號)的要求,投標人在參與政府采購活動中存在誠信相關問題且在主管部門相關處理措施實施期限內的,本項不得分,否則得滿分。投標人無需提供任何證明材料,由工作人員向評審委員會提供相關信息。 | ||
2 | 履約 | 2 | 專家打分 | 近三年(以投標截止日期為準)在市政府采購中心有履約評價為差的記錄,本項不得分,否則得滿分。投標人無需提供任何證明材料,由采購中心工作人員向評委會提供相關信息。 | ||
3 | 投標人近三年同類業績(截止日為本項目公告發布之日) | 3 | 專家打分 | 投標人近三年(截止日為本項目公告發布之日)承擔過船舶總長49米以上,航速不小于18節的300噸級公務船舶建造業績,提供1艘同類業績得10分,每多1艘同類業績加10分,提供10艘以上業績得100分,未提供的不得分。 投標人必須在投標文件中提供每一個完工項目的中標通知書復印件和合同復印件,否則不得分。 |
其它 | |||
附件 | 通用貨物類公開招標采購文件-300噸漁政船招標文件20170718.doc |
備注1:本公示期限為2個工作日。公示期內如有異議,請登錄采購系統,點擊“提出采購需求質疑”功能點進行質疑,由采購人進行回復。
備注2:供應商在公示期過后對采購需求仍有異議的,請向采購人提出,采購人應予答復,并將供應商異議及答復材料在制作采購文件前移交給集中采購機構或社會采購代理機構。(采購公告查詢地址:http://www.cgzx.sz.gov.cn/)。 采購需求疑問及回復列表
序號 | 疑問標題 | 疑問內容 | 疑問單位 | 疑問人 | 疑問附件 | 疑問日期 | 標題 | 內容 | 單位 | 采購人 | 附件 | 日期 |